2022-11-23 基督教論壇報 / 國際新聞

熟齡晚婚就錯過幸福婚姻?心理學家這麼說……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特約編譯譚亞菁 追蹤

【特約編譯譚亞菁/報導】晚婚究竟是好是壞?是否有理想的結婚年齡?

心理學家卡蜜兒.羅徹(Camille Rochet),也是伴侶與婚姻治療師,她的答案是:沒有所謂最理想的結婚年齡。

她說:「有人說,最好要在30歲之前做出『結婚』這個人生重要的決定。的確,針對女性的生理機能而言,若想生育孩子,這個年齡層可能更容易些。但除此之外,我認為沒有所謂理想的結婚年齡,情況因人而異。」

擁有更多建立幸福關係的能力

瑞士心理學家吉賽拉(Gisela Labouvie-Vief)對45歲以上的人做了一項調查顯示,相較之下,這個年齡層的人擁有更多建立幸福關係的能力。根據吉賽拉的調查研究,40多歲和50多歲的人,若遇到自身與配偶的需要產生衝突,更能更順利調解。

隨著年歲增長,我們越來越有勇氣「跳出框架」思考,生活經驗使我們的思緒更靈活,對他人更好奇,性格更加真誠。所有這些特質都激發了信心,並為夫妻關係帶來寧靜的力量。

根據吉賽拉的說法,這種形塑持久婚姻的潛力,來自於40歲到50歲更深刻、更和諧的情感體驗。這能讓我們以更豐富、吸引人的方式,打開內在的生命……這不就是一起幸福生活的關鍵之一嗎?

卡蜜兒.羅徹解釋道:「我認識許多晚婚的夫妻,他們已經為共組家庭生活,等待很長一段時間;他們已經預備好,要以一種非凡的方式把自己獻給配偶。由於他們過去能善用單身生活實踐夢想,從中獲得經驗並開花結果,因此他們一旦決定結婚,就會以慷慨、寬闊的心接納配偶。」

她繼續說:「這種明智的愛是可能的,因為兩人彼此相互了解。他們曾一點一點地學會耕耘個人的花園,同樣會有動力去滋養夫妻共享的園地。」

需下功夫一起過渡到新生活

當然,晚婚夫妻一開始也存在障礙。特別是當兩個人都很習慣昔日自由的單身生活,就可能會形成問題。為了家庭責任與配偶的益處,願意放棄原本熟悉的生活模式,並不總是那麼容易。結婚之後,兩個人都必須從原本根深柢固的習慣中走出來。

熟齡夫妻的職業發展與社交生活,和初入社會的年輕夫婦情況不同。對熟齡夫妻來說,為了配偶換工作,或放棄自己的公寓搬去跟對方住,離開他們過去的生活,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雙方都需要下功夫才能一起過渡到新的生活。

此外,更重要的是,要留意在多年單身生活中,累積的內心傷口,可能日後會出現,並弱化夫妻關係。

晚婚夫妻預備婚姻生活3個重點

對於熟齡邁入婚姻生活,你需要什麼樣的態度,才能成功地與配偶一起幸福過生活?心理學家卡蜜兒.羅徹提示了以下三個重點:

1. 準備好面對質疑和問題挑戰

許多晚婚夫婦是透過社交網路、約會交友網站,或在更廣泛的交友圈中結識。因此,夫妻雙方在背景、環境和文化方面,往往存在差異,這可能會造成誤解或意見分歧,尤其是關於子女教育這方面。

必須多留心注意這些分歧的意見和看法,試著去接納和面對這些差異。準備好面對質疑和問題挑戰,用心理解和接納配偶,是走向成功婚姻的要素。

2. 準備好面對生育問題

女性的生理時鐘特性是晚婚夫妻的關鍵問題。晚婚女性生育孩子的機會確實比年輕女性少。這種壓力會導致焦慮(害怕沒有孩子),或造成痛苦(意識到不能生孩子),這對夫妻來說是一道難題。

重點是在結婚之前,雙方必須先討論這個問題,並去了解如何以其他方式獲得豐碩的婚姻生活。

3. 準備好心靈層面的調整

晚婚夫妻雙方都有自己的信仰生活史,各自以自身的方式在信仰中成長。有時雙方當中,有一方擁有熱切的禱告生活,而另一方則大不相同,對信仰有不少質疑與疑惑。

因此,重要的是,雙方需要一起省思彼此的差異,看看如何靈活地接納彼此的信仰旅程。如此,可以在尊重對方內在生命的同時,在心態上進行溫和的調整,並有靈性的連結。

(資料來源:Aleteia.org)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