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曦
那是幼稚園的記憶。
早早就告訴媽媽:「妳一定要來聽我唱歌喔!」小朋友合唱之外,老師還安排了我和另一同學有段獨唱。年幼的我,自我意識尚未萌芽,不覺怯場,反倒興奮不已。
幼年自我中心 盡情享受母愛
五月艷陽天,淡淡杜鵑花香瀰漫著校園。我穿著最愛的淺藍洋裝、白套襪、新皮鞋,筆挺地站在隊伍中,不時抿著嘴、整整裙角、看看新鞋。
稚嫩童聲在老師指揮下,向媽媽們唱出感謝:「母親像月亮一樣,照亮我家門窗……」
幾十年前的母親節,記憶猶新;然而腦海中最清晰的,竟不是媽媽的面容,而是我的獨唱,以及那淺藍洋裝和白襪新鞋。
媽媽一定是笑著吧!她總是這樣。她的笑容隨時包圍著我,如空氣、陽光、白水般信手可得。童年的世界,一切從自己出發。我知道媽媽愛我、我愛媽媽;但潛意識裡,「我」是中心、媽媽是襯景。媽媽的愛,自然是圍著我打轉。
當年的台灣,平凡家庭過著平凡日子。家中書店週日仍然營業,母親節不過是眾多週日中的一個。幼稚園以後,可能沒再為媽媽唱過歌了;整個青少年過程,也真不記得曾在母親節為媽媽做些什麼;可能送過禮物,像是學校美勞課的作品,粉紅皺紋紙摺成的幾朵康乃馨。
留學相隔千里 母親撫衣思念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媽媽穿梭於繁瑣家務及書店生意中;她堅實穩固的愛,是孩子的安全,是家庭的支柱,但也總是被隨意忽略。
直到我離開了家。
大學畢業後來美留學。下了飛機,抵達這美麗的大學城;此地碧草如茵、建築典雅,年輕學子熙來攘往,新鮮的環境,使我目不暇給。
幾天後打電話回家,妹妹告訴我,「媽很奇怪欸!妳出國前一天洗好、曬在陽台的那件襯衫,媽晚上拿來抱著睡覺,接連好幾天都這樣!」
「哦?」腦中出現了媽媽的模樣。抱著我的衣服?
頓時,我感到媽媽抱著襯衫的雙手,此刻也正擁抱著我;而我,滿心充塞的卻是眼前人生新篇章!
媽媽永遠在給予的那一方,孩子在這一頭,怎能明白呢?直到自己進入母親身分時,才真正體會到媽媽的愛。
進入母親身分 方知母愛偉大
這份愛沒道理可言。小小新生命,能吞滅鋪天蓋地的陣痛,能帶來排山倒海的喜樂,能讓母親發了誓一生要保護他──無論孩子多大、自己多老。
這份愛超越了自我。為了孩子,母親不計代價地付出;拒絕、誤解、或傷害,都擋不住她的愛。
女兒高中時正經歷青春風暴。自我、信仰、學業、朋友,翻攪成漫天波瀾,她在急流中無助地掙扎。一旁的我焦心如焚,嘗試各樣方法:安慰、陪伴、溝通、鼓勵,希望她能走出困境。
有次為了轉換心境,我帶她去吃她最喜歡的日本料理。然而她悶著頭吃,拒絕任何對話;我間或引起的話題,只得到窒息的沈寂。突然,她眼眶紅了,兩行淚水順著面頰靜靜流下。
我心疼地靠過去,伸手摟住她,說,「媽媽愛妳!」但她倔強地一扭肩,說出微弱但充滿擊傷力的一句:「可是我感受不到!」
「吃完了,可以回家嗎?」音調平淡,不帶一絲感情。
有時,就是拒絕和傷害,使我親身體驗媽媽愛的包容與深刻!
天父無盡的愛 成為堅強後盾
媽媽的尊嚴,可以因孩子而撇下;她的姿態,可以為挽回而下到低處。
媽媽的懷抱,總是迎向孩子,無論他有多少鋒刺;她的心,隨時牽腸掛肚、情願為孩子承擔,只盼他從深淵中出來。
媽媽的愛,只有付出,沒有自我。
而令人揪心的是,媽媽的愛無論多深、多大,面對孩子的困境時,卻常常無能為力。
在那段最無助的時候,我到上帝面前為女兒禱告。
原來,媽媽能為孩子下到的最低處,就是在上帝面前屈膝俯伏。在那裡,媽媽的愛找到堅固後盾,和取之不盡的泉源。
聖經說:「母親豈能忘記自己吃奶的嬰兒,不憐憫自己親生的孩子?就算有母親忘記,我也不會忘記你。」(以賽亞書四十九章15節,當代聖經譯本)
上帝彷彿告訴我:
「妳會忘記妳的孩子嗎?」
「妳會放棄她嗎?」
「若妳不會,我更不會!」
「妳愛她,我比妳更愛她!」
上帝的愛遠大過媽媽的愛;上帝的愛,補足母愛的有限和缺乏;在祂愛中,我得到安慰和力量!
媽媽的愛,我了解嗎?當媽媽與上帝相連,她的愛,是兒女永遠的祝福。(本文由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