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3 天路客

縫縫補補的人生──思想韓劇《我們的藍調時光》

檢舉
徐硯美 徐硯美 追蹤
《我們的藍調時光》劇照。(翻攝自 tvN FB)

◎徐硯美

我們活在一個被社群媒體包圍的時代,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無時無刻不只一個軟體向我們跳出訊息,無論它是購物、影音還是通訊軟體,又或者是私人的聯絡訊息還是廣告,我們的生活是被資訊包圍的。

仔細分析這些資訊便會發現,它是從每一個用戶,也就是每一個個人發出的,且大多數的時間,都蘊含著一個意義:「我現在過得很好」。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從前是要具有攝影專業的人,才會把人物照與食物照拍得很好,但是,現在幾乎人人都能把自己拍得很好看,甚至有許多軟體可以讓我們輕易地學會修圖。

如此一來,我們打開任何一個軟體看到他人的生活,都是令人羨慕的:「他的小孩幫自己訂了一間昂貴的餐廳慶生」、「他的新居落成了」、「他去了一個美麗的地方度假」、「他訂的新車到貨了」。

我們不知不覺地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局面,一方面,是看著每一個人把自己的生活最光鮮亮麗的一面剪輯,像一本雜誌或者百貨公司的櫥窗,放在觸目可及之處;另一方面,是在人人都這麼做的時候,我們也覺得自己應該要這麼做。

《我們的藍調時光》充滿了濟州濃濃的在地生活氣息。(翻攝自 tvN FB)

生活在濟州的平凡人們
《我們的藍調時光》是2022年於影音串流平台上線的一部韓劇,共二十集,以一到三集為一個單元,講述在韓國濟州一群平凡百姓的故事,裡面的角色大多有別於韓劇的高帥美麗,例如:被調回家鄉當銀行分行經理的中年男子、魚市場賣海產致富但依舊每日到攤位上工的女老闆、批發日用品開著貨車到村里兜售的商人……

故事橫跨的幅度非常廣,裡面每個角色,有的是年輕時期的同學,甚至互有情愫;有的曾經是非常要好具有兄弟感情的朋友,卻因為生活的不順遂,而成為見面就吵架的冤家;有的是從城市來到漁村的外來者,帶著自己想要逃避的過去,又或者是想要把一些心事帶到這個貌似天涯海角的地方流放。這部劇不僅充滿了濟州美麗的海景,更充滿了濃濃的在地生活氣息。

《我們的藍調時光》所觸及的議題也十分廣泛,從朋友與朋友之間的信任和相互扶持,到兩個單親父親如何面對自己的小孩初嘗禁果後懷孕的問題;再到憂鬱症的母親如何在疾病折磨下,不得不離開家庭,找尋重啟人生的契機;而因為母親改嫁以致怨恨她一生的兒子,在得知母親已經是癌症晚期後,如何在母親人生的終段幡然醒悟。

李東昔(左)的喜怒無常,來自母親改嫁後的家庭創傷。(翻攝自 tvN FB)

充滿大小遺憾的人生
這部韓劇最讓我感動的是,每一段關係,都是不完美的,從過程到結尾,沒有一刻會讓人感到鬆一口氣,因為總帶著未竟的遺憾在其中,而這個遺憾,大多都跟「時間」有關:兩個少年相愛得太早了,一個兒子懂母親的辛勞又太晚。

這個遺憾,也大多跟自己有著一些不可告人的祕密有關:想跟年少時候的初戀借錢,卻又害怕一開口就破壞了十幾年來在對方心中的印象;因為有個患有唐氏症的雙胞胎姊姊,以致面對任何親密關係的發展都感到恐懼。

觀影過程令人揪心的是,覺得每一個角色都是孤獨的,他們為了把自己身上的不完美或者是創傷與遺憾藏起來,不惜把自己武裝、偽裝成一隻刺蝟。許多明明很靠近的關係,把心裡話坦誠地向對方說出來,就能化解的問題,就在這些武裝與偽裝之中,讓對方更加地受傷。

但是,這不正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最真實的樣貌嗎?《我們的藍調時光》的真實,並非只是建立在故事是發生在一群平凡百姓的身上,不只是因為這些角色的年紀跟偶像劇的那些男男女女有距離,而是它揭露的,更多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打開手機,越來越少看到的生活困境。

也就是說,它很難得地,讓我們看到一些日常中我們越來越迴避的「生活」,而這些生活,明明才是我們自己每天在過的人生,只是,我們往往發布在社群媒體上的那些訊息,都是經過「處理」的。因為,我們看到「別人都說他過得很好」,所以「我也想讓別人知道我過得很好」。

海女李英玉要照顧唐氏症的姊姊,遲遲無法坦率接受船長定俊的愛情。(翻攝自 tvN FB)

縫縫補補走向未來
很少人的人生不是「縫縫補補」的,因為現實本身就是充滿著各種「意外」,而且這些意外絕大多數,都不是順心的事,以至於隨著歲月的累積,每個人的身上、心裡面,都帶著許多的傷痛。

有的時候,我會覺得人們進到教會,會比沒進到教會之前更加掩飾自己的這些傷痛,因為會覺得「哇,這些人好積極正面!」、「這些人都好有勇氣面對自己的人生困難!」於是,也把自己的說話方式、態度轉變成「教會模式」。若是如此,人生變得不是「縫縫補補」而是「遮遮掩掩」了。

《我們的藍調時光》中,有幾段令人動容的戲,全都是跟「坦承」有關的,也就是脫下那些遮遮掩掩的外衣,回到真實建立關係的過程;這個過程,很有可能是把自己最不堪、最恐懼的一面,向另外一個人敞開。我們往往以為,那些最愛我們的人,是最不願意看到這一面的,因為我們覺得自己「辜負」了對方──確實,這是會發生的,但我們也要明白,因為人的愛是有限的,人本身就是有限的。所以,我們應該把目光從人的身上,轉移到愛的源頭上面。

左圖:講義氣的恩喜(右)對貌美的好友,有說不出的心結。右圖:兩位單親爸爸是一起長大的好兄弟,卻因生活不順遂成為見面就吵架的冤家。(翻攝自 tvN FB)

我們作為坦承或者作為接納的一方,不是因為「人」滿足了什麼條件,所以我們願意坦誠,或者願意接納;而是因為「愛」超越了自己預設的對方應該要有的條件,所以我們坦承與接納。這是個非常不容易、甚至是我們非常不習慣的功課,因為在我們實踐的當下,它也不斷地在提醒我們,自己是一個有限的人。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上帝,就如同從始祖亞當犯罪,他企圖「遮遮掩掩」,可是上帝用了祂的愛子,給我們「縫縫補補」的保證。上帝給人最大的祝福,不是我們用多麼光鮮亮麗的生活去遮掩千瘡百孔的生命;而是我們得以用千瘡百孔的平凡生命,卻活出意義非凡的人生。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4-11-06 基督教論壇報 / 見證宣教
祂在哪裡?
2024-11-06 基督教論壇報 / 見證宣教
耐心等候 經歷「即或不然」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