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2 基督教論壇報 / 休閒旅遊

【線上虛擬走春趣 穿古越今迎新年】虛擬實境走進故宮賞文物 線上遊戲闔家學防災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特約記者汪純怡 追蹤
720°VR走進故宮。(翻攝自國立故宮博物院官網)

【特約記者汪純怡/報導】長達10天的春節連假不想去熱門景點人擠人,在家裡就可以線上虛擬走春!不用前進博物館,也能無限次數看恐龍;在螢幕上放大端詳文物,比起湊近玻璃櫥窗還看得更細膩清楚;線上搭乘旅遊巴士,超過60條路線穿梭台灣山之巔、海之涯……從文史、藝術、科學、風景到線上遊戲學習防災知識,2023春節假期不妨來趟穿古越今的虛擬知性之旅,迎來新春新氣象!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720度環景導覽 恐龍躍然眼前

不受空間與時間的限制,透過720度環景虛擬導覽,可以把整個博物館搬回家!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常設展生命科學廳、人類文化廳、地球環境廳、科學中心、植物園及多項特展,都可透過環景導覽一探究竟。

例如恐龍迷最愛的生命科學廳,進入線上展區可到恐龍前看個仔細,點選下方解說板,就另開啟圖文介紹及語音導覽頁面。在生命科學廳的13個展示區,例如生命的起源、植物的演化、人類的故事、大自然的聲音、色彩、古埃及文化木乃伊等,都可從目錄中選擇展間,點選展間地圖上出現的一個個小圈圈,就立即到達展示或櫥窗前,如同親臨現場。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命科學廳。(來源:交通部觀光局官網)

另外,將近30個特展,也都可以依主題線上暢遊,例如「繽紛的生命──世界地球日50週年特展」、天文科學領域的「漫步太陽系」、饒富警世意義的「當名畫遇見毒品」等,不只可增長科學知識,也與社會公民領域連結。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線上博物館:https://web3.nmns.edu.tw/OnlineMuseum/720/index.html

國立故宮博物院:
線上端詳文物博大精深 

故宮各樣文物底蘊博大精深、各項展覽目不暇給,該從何開始?或者該如何看門道而不是只看熱鬧?不妨從線上故宮中的「720° VR走進故宮」開始。
從畫面點選進入故宮正門,就有四個精選典藏路線建議,包括兩個「典藏精選」、「皇帝的玩具箱」及「尋寶趣」,可以跟著影片行進走馬看花,也可以自行移動到有興趣的文物前深入觀看。除了精選路線,也可以自由在虛擬實境空間參觀院區及常設展覽,或是快速瀏覽不同主題的重點展件。

想要學習看門道,則可從「線上故宮」的「學習鑑賞」專區,聽聽學者從色彩、比例、質感、結構、構造及構成等方面,深入淺出解說賞析的概念,相信可有不少收穫。

 

清康熙玻璃胎畫琺瑯牡丹藍地膽瓶。(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另外,透過3D互動賞析,許多文物比到現場參觀看的還更清楚,70件陶瓷、銅器、玉器及珍玩文物,像是西周晚期宗周鐘、北宋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等。其中最獲大眾喜愛的肉形石,可從正面及背面放大細看天然瑪瑙層次,又可從上方觀看豬皮染色的色澤紋理,連器座波濤般的設計也清楚呈現,這都是現場無法達成的細膩觀察。
線上故宮https://theme.npm.edu.tw/npmonline/page-5#main 

史前館、中研院開放博物館:
詞彙趕時髦 考古歷史變有趣

你知道「台灣第一狗」出現在什麼時候嗎?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史前動物園」線上展覽揭密,原來距今五千年前,狗兒就是主人的好朋友。出土於南科地區南關里遺址的犬隻骨骸,其擺放方向與當時人類的頭向相同,推測與主人有密切的關係。從一具遺骸窺見五千年前住民的生活,讓古板沉悶的考古,頓時活潑了起來。

史前館更透過年輕世代慣用的IG,把史前考古知識及臺灣南島族群文化,化為簡要的圖文或影音短片,讓考古議題變得輕鬆無負擔。
在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開放博物館中,有一項由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策展的「台灣女婿馬偕斜槓家族特展」,從現今的「斜槓」觀點,介紹來台宣教的馬偕博士如何成功詮釋了斜槓宣教士/醫者/教育家/探險家/文史學者/植物學家等,還用了「超前部署」的流行語,形容馬偕家族人才培育打破傳統教育觀點。用新詞彙詮釋,貼近現代生活,更有助於認識歷史。

開放博物館如同線上博物館展覽平台,可在藝術、文學、建築、攝影、歷史、生活與文化、天文與自然等17類主題中,搜尋自己最有興趣的展覽。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線上展覽:https://www.nmp.gov.tw/nmpexhibitionlist_372.html 
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開放博物館:https://openmuseum.tw/topics

國立台灣美術館:
看鎮館之寶 認識台灣前輩藝術家

在國立台灣美術館線上展覽有入門款,告訴大家「你應該認識的台灣前輩藝術家」,包括揭開台灣美術運動的序幕的石川欽一郎、畫下台灣美術史上最早一張水彩畫的倪蔣懷、對近代台灣美術發展有重要貢獻的鹽月桃甫、台灣美術史上第一位首次以西畫跨進日本官展門檻的陳澄波等多位藝術家,透過作者簡介及畫作特色賞析,就有了基本認識。

國立台灣美術館。(圖/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兔年年畫特展〈瑞免迎春〉林昌德。(圖/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之後再進一步欣賞該館「鎮館之寶」──台灣雕塑先驅黃土水的《水牛群像》浮雕,可以看到作品全貌,也可細看線條深淺與高低凹凸,充分感受豐富的立體感。
國立台灣美術館線上展覽:https://www.ntmofa.gov.tw/links_1208.html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閉上眼睛 工藝作品也可以用聽的

多數線上展覽都是看文字、影片或體驗展間環繞實景,但在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線上展覽中,有一項是可以「閉著眼聽展覽」。

這項《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並非展出鏡子,而是邀請從事金工、漆器、陶藝、玻璃鑲嵌、複合媒材等領域的藝術家回看自己創作的核心,讓作品像是一面鏡子,反映創作者的內心。跟一般的語音導覽不同的是,聽展覽是「口述影像」,透過口語描述,將在線上展廳中能看見的作品,用言語說出來。

工藝月曆。(來源: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臉書)

對於無法接收影像訊息的觀眾,或是瀏覽網路用眼過度、想讓眼睛休息片刻的觀眾,不妨嘗試閉起眼睛,用「聽覺」的感官體驗,在心中「看見」工藝作品的美麗與內涵。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線上展覽:https://www.ntcri.gov.tw/ntcriexhibitionlist?uid=220&page=1

台灣好行:
想看風景 線上先行

自然風景也是線上遊歷的好選擇,「台灣好行」影音專區提供不少旅遊好點子,動動手指點選影片,坐上旅遊公車巡遊北區、中區、南區、東區或是離島各條路線,跟著網紅、明星、老外玩翻各景點;或是翻翻電子書,按著主題參考遊程和美食,樂齡族群或療癒系的,就來趟森活健走、養生溫泉;想找回老派浪漫的,就來場古蹟散策和探訪老街故事;喜好自然生態、山海湖泊的,就往特色天然美景路線走。

大鵬灣。(來源:台灣好行官網)

想來一趟深度遊覽,不妨走走皇冠北海岸線,從淡水捷運站出發,往淺水灣、三芝、白沙灣、富基漁港、富貴角、老梅綠石槽、石門洞……到野柳地質公園共16站,每站都有360度虛擬實境全景及語音導覽,頗有身歷其境的真實感,令人心曠神怡。
台灣好行影音專區https://www.taiwantrip.com.tw/Frontend/Video 
皇冠北海岸線語音導覽https://panosensing.com/crownnorthcoast/ 

消防署消防防災館:
親子小遊戲 共同保護家庭

線上展覽除了視聽,還可以「玩」。內政部消防署消防防災館的全景實境互動遊戲,適合親子一起來玩,假期家人團聚時刻擬定防災計畫,別具意義。
雖然台灣常常發生地震,但玩了「防震措施一起來」互動遊戲,可能才發現家中原來有些家具並沒有好好固定,緊急避難包、三日儲糧也都沒備妥。線上遊戲還考驗碰到地震的臨場反應,選錯避難路線,會被掉落的物品砸到,提醒真實生活中要隨時將正確防震觀念銘刻心中。

「防火安全一起來」互動遊戲中,提醒「家庭逃生計畫」的重要,可趁遊戲機會學習如何畫出逃生計畫圖、標示逃生方向、設定屋外逃生地點,讓全家人都建立正確預防觀念。
內政部消防署消防防災館https://game.tfdp.com.tw/cht/index.php?code=list&ids=72 

八二三台海戰役紀念館:
今日的和平 感謝昔日前線守護

有一項特殊的展覽內容,可以讓我們為和平獻上感恩。去(2022)年台灣與全球共同面對新冠肺炎持續的威脅,更曾面臨了台海局勢的緊張。今日眾人能平安團圓慶祝春節之際,勿忘曾有一群英勇的將士及百姓,在前線守護和平。

高雄八二三台海戰役紀念碑。(來源:維基)

全台灣首座以八二三戰役為主題的高雄八二三台海戰役紀念館,線上展出了民國47年發生在金門地區的八二三砲戰。展覽中提到,這場戰役影響現代東亞的政治走向,確立兩岸分裂分治的事實,是冷戰時期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之一。44天的密集轟炸中,共軍對面積只有148平方公里的金門發射了40多萬發砲彈,經過我金門軍民的猛烈反擊,中共未能達到其戰略目標,之後台海維持長久的和平,台澎金馬居民安居樂業,實奠基於此戰役。

本項線上展藉由動畫圖文、虛擬場景及戰時歷史圖片,介紹當時的武器及重要海、空戰,並可環繞實景參觀紀念館館內展示。最後還可在高雄市八二三台海戰役紀念碑前線上獻花,向當時犧牲、奮鬥的國軍三軍官兵及金門居民表達敬意。
高雄八二三台海戰役紀念館:https://823war.mildpkcg.org/ 

相關新聞:

【線上虛擬走春趣 穿古越今迎新年】走進梵谷畫中沉浸式體驗 重溫金恩博士的遠大夢想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