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31 好牧人

「有多少預備,就有多少領受」—默想出埃及記第19章

檢舉
張慧康 張慧康 追蹤

◎張慧康(高雄慕恩教會主任牧師)

經文:耶和華又對摩西說:「你往百姓那裡去,叫他們今天明天自潔,又叫他們洗衣服。到第三天要預備好了,因為第三天耶和華要在眾百姓眼前降臨在西乃山上。」(出19:10-11)

相對於後來摩西上西乃山領受十誡而言,本章充其量只是個「預備」。神透過摩西發命令,要百姓先預備心來敬拜神,預備好自己領受神的話:十誡。

這裡講的預備工作包括:

一、自潔:保守自己遠離惡事,不要沾染污穢的事(10節)。

二、洗衣服:記得換上乾淨整齊的衣服(10節)。我們都有這經驗,你換上什麼衣服出門,心情也隨之不同。穿西裝打領帶出門,跟穿短褲運動服出門,心情絕對不同。

三、不可親近女人(15節):對男人而言,若沉浸在女人的溫柔鄉裡,滿腦子都是床第之事,很難說自己有預備好要敬拜神。

四、在山的四圍給百姓定界限:因為神要百姓當謹慎,不可上山去,也不可摸山的邊界。神定規:「凡摸這山的,必要治死他(12節)」。這告訴我們,神是神,我們是我們,我們是人,是被造物,與上帝這獨一永存的造物主之間,是有清楚界限的,不可造次。

現在的基督徒很喜歡說神是慈愛憐憫,滿有恩典的上帝。這當然沒說錯。但這類的話講久了,如果只講這些不論其他,或對上帝的認識只停留於此,再沒別的認識,不認識上帝臨在的威嚴,也不認識上帝審判的權能,很可能會有副作用或後遺症,那就是不懂得要敬畏神,會跟上帝沒大沒小,以為上帝是他的「好哥們」,什麼事都有商量,彼此也很好講話,根本不把上帝當一回事。

如前所述,本章是摩西上西乃山領受十誡之前的一個預備。給人一種還沒進入正題的感覺,但根據耶穌的教導,預備非常重要,因為有多少預備,就有多少的領受;有怎樣的預備,就決定怎樣的領受。甚至也可以說,若沒有預備,就沒有領受。

主耶穌曾舉撒種的比喻指出:同樣是上帝的道,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結果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隨後魔鬼來,從他們心裡把道奪去,恐怕他們信了得救。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聽道,歡喜領受,但心中沒有根,不過暫時相信,及至遇見試煉就退後了。那落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走開以後,被今生的思慮、錢財、宴樂擠住了,便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那落在好土裡的,就是人聽了道,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並且忍耐著結實。(路8:12-15)」

因此,我們若沒有好好預備心,沒有禱告求神為自己預備好土心田,沒有用一個善良誠實的心來領受神的道,恐怕參加再多的聚會,聽再多的講道都是白搭—不是被各樣思慮煩擾的荊棘擠住,就是被魔鬼奪去,不然就只是當下歡喜領受暫時相信而已。等到一遇見試煉就退後,沒辦法讓上帝的道像種子那樣,種下來好好生長,忍耐著發芽結實,生長起來,結實百倍。

從以上耶穌的講論來看,上帝在本章要摩西教導百姓好好預備自己來領受十誡,就非常重要了。若不是先用兩天的時間好好自潔,遠離惡事,預備心來朝見上帝,恐怕對神話語的領受就會大打折扣。那麼,即使神要說的話再好再重要,對百姓來說也如馬耳東風,聽聽就忘。一場遇見神的盛會,也如宗教大拜拜那樣,船過水無痕。

至於後來他們「到了第三天早晨,在山上有雷轟、閃電,和密雲,並且角聲甚大,營中的百姓盡都發顫。(16節)」甚至上帝說:「…只是祭司和百姓不可闖過來上到我面前,恐怕我忽然出來擊殺他們。(24節)」這讓我們發現:原來舊約的百姓與上帝之間的距離竟是如此遙遠,我們只能對此謙卑感恩。因為我們並沒做甚麼,只是有幸活在新約時代,藉著耶穌基督寶貴的救贖,已經可以「…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4:16)」不若舊約的百姓那樣在雷轟、閃電,和密雲之下,盡都發顫了!

有多少預備,就有多少領受。或說:有怎樣的預備,就有怎樣的領受。沒有預備就沒有領受。願我們在本章都看見預備是何等重要的一件事。

帶來的具體應用是:以後參加聚會,最好能多些時間安靜禱告預備心,帶著渴慕與期待的心來朝見神。不要遲到,更不要在匆忙慌亂中與神擦身而過,入寶山卻空手而回,那就可惜了。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