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6 好牧人

【實在想不通系列之十一】怎麼溝通才有用?

檢舉
劉曉亭 劉曉亭 追蹤

◎劉曉亭(牧師)

別看一個小孩年紀小,他也是會溝通的,哭鬧就是他的溝通方式,裝可愛也是一種溝通,撒嬌更是。

人一輩子都要溝通,但是我們最不會的卻也是溝通。

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的親子問題,婚姻問題,婆媳問題,職場問題...。

大家都知道溝通有兩種:「口語」與「肢體」(或稱為態度)

爸媽碎碎念就是前者,臉很臭,不講話,甚至摔門離場就是後者。

華人因為威權背景,所以溝通方式幾乎都是「下達指令」的口語式,然後得到的回應就是「當耳邊風」的非口語式。

父母解決之道就是講更硬的話,加大頻率,加重刑罰,語帶威脅,直到對方就範。

被脅迫方也有因應之道,就是採拖延戰術,置之不理,或是敷衍,直到對方放棄。

其實口語溝通的原則很清楚,好的講員只有下列幾個本事:

1.聽完讓你笑(放鬆)
2.聽完讓你哭(感動)
3.聽完讓你想(思考)

不好的講員也有幾個本事:

1.聽完讓你氣(憤怒)
2.聽完讓你煩(反感)
3.聽完讓你睡(無感)

大家不妨想想看,你跟身邊的人講話,通常是哪種效果?

我們很容易忽略上述原則,而只在乎「我講的話有沒有道理...」這幾乎就註定了是失敗的溝通。

至於「非口語化」溝通也有幾個很直觀的參考模式:

1.對方喜不喜歡跟你在一起?
2.對方喜不喜歡跟你講話?(聽你講話)

由於我們的文化不重視溝通而把重點放在「照顧」,所以在一起都在聊事情,在找解決方案而不是聊心情,最後關係就疏遠了。

想想看多少家人都因為聊政治,聊經濟,聊時事,聊終身大事,聊到不歡而散,因為看法不同(包括代溝)聊了半天都在聊「看法」,沒有分享感受。

其實真正的教育場所就是家裡。

我們下一代的各種理念不都是該由家裡傳承嗎?怎麼會丟給學校跟媒體去教育下一代呢?

可是,萬一溝通出了問題,我們怎麼教育呢?

這就是現代人最大的盲點。

想要有好的溝通,就一定要有好的關係,請天下父母一定要告知孩子這個關鍵。

只要關係好,「就算講了沒用,我還是要講...」也是可以接受的。

關係不好,很多話都不敢講,溝通就失敗了。

但這就是「雞生蛋,蛋生雞」的矛盾。

好的關係來自好的溝通,好的溝通來自好的關係。

要先努力哪一個呢?

就看每個人的狀況,反正總要先找一條路開始。

當然,溝通不可能一帆風順,正如關係有會經歷許多波折一樣。

願天下父母都克服親子間關係上的不同階段,也教導兒女學習溝通上的所有障礙。

願意溝通,重視關係,活著才會真正開心!

(本文取得劉曉亭牧師授權)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