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9 天路客

一趟化石之旅——踏尋左鎮的信仰歷史刻痕

檢舉
柴邕 蔡尚志 追蹤
台南左鎮化石園區內看到恐龍及各種動物的化石。(來源:flicker/cc/Jason)
台南左鎮宛如得天獨厚的化石寶庫,這裡也是早期基督教宣教最成功的地方。早在一百多年前,左鎮就有設有三間百人大教堂;當地信徒那如化石般堅毅的信仰精神,至今仍在流傳。

◎柴邕

台南左鎮對我而言,是個非常古老、就像化石那般古老的地方。這個小地方過去陸續挖出許多化石,年份跨越幾十萬年,從海中的貝類、珊瑚;陸地的犀牛、巨象,一直到石器時期的人類化石……,種類相當豐富。

幾十萬年的化石藏寶地

對歷史及考古深感興趣的我,早就知道左鎮這些有關化石的故事,也知道當地有個菜寮化石館,只是一直沒有機會前往。後來竟利用結婚度蜜月長時間遠行的時機,前往化石館圓夢。現在回想起來,真要感謝太太接受我所安排的旅程,願意在新婚時與我探索古老文物。

結婚過後廿六年,我們再次來到了左鎮,這次不止我們夫妻倆,女兒也一起同行!而左鎮的化石館也不一樣了;早期只有一間小小的展示館,如今煥然一新,成為有五大展館的台南左鎮化石園區。

從2019年起,新的化石園區以嶄新的樣貌與大家見面,園區幅員寬闊,並且與一旁的光榮國小共構。早年光榮國小的師生在校長帶領下,一起採集化石,並將這些文物分類整理陳列。後來校方將陳列室提升為化石館,同時由校長兼任館長,顯見學校對這批在地寶藏的重視,難怪園區與學校是如此的融合。這些幸福的同學,也有個博物館等級的考古教室供他們學習。

海洋至陸地的生物漂浮半空,述說著神創造的豐富。(來源:flicker/cc/Jason)

翻開台灣化石歷史的繁盛

左鎮人頭骨是館藏的重要至寶,早期一度被認為是兩、三萬年前的人類,是台灣最古早的人類化石;不過近年重新鑑定,判定它的歷史約三千多年。雖然年代少了許多,但也足以見證台灣這塊島嶼,早早就有人類在此生活,不是與世隔絕的孤島。

從其它的動物化石來看,更可以看出台灣與世界的交流活動是年代久遠。早坂中國犀是數十萬年前的生物,當時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陸地是相連一起,所以許多生物可以過來台灣。

兒時在恐龍圖鑑中看到的劍齒象,原來也曾出現在左鎮。這有著長長象牙,體型壯碩的大動物,早年在台灣各地遊走,應該是所向無敵的巨獸吧!雖然尋獲的化石數量有限,但是館方以立體拼圖的方式展示,讓遊客感受到這古象的巨大,令人讚嘆不已。

在另一個展館又看到了不少海中化石,貝類、海螺、珊瑚、螃蟹……,這些早年生長在海中的生物,如今在台南最內陸的左鎮被發現。除了可以看到這些古生物,也得悉早年台灣的地殼,時而與中國大陸相連,時而沒入海中,才能在同樣的地方發現這麼豐富的海、陸化石。

早坂中國犀的骨骼模型。(作者攝影)

謙卑探索與追尋信仰的學者

在化石館中,也不斷看見一個熟悉的名字——地質學教授林朝棨。他是東門長老教會已故的名譽長老,小時候每個主日到教會,都會看見他拄著拐杖,一早就步入教堂坐在前頭。林長老是世界級的地質學權威,被譽為「台灣第四紀地質學之父」的他,更是我孩童時期不敢接近的大人物。每個禮拜只會與林長老擦身而過,覺得距離總是這麼遙遠。

某一次我在郊外拾獲一塊化石,鼓起勇氣拿給長老,請他幫我鑑定。林長老很認真地收下帶回家,並在隔週拿給我,同時附上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這化石是哪一款貝類,年代是一千萬年前的,還題了我的名字及他的簽名。我當然非常開心,如獲至寶!這化石還有這張紙條,儼然就成為我最重要的收藏。

另一項讓我覺得好奇的,是林長老在生物演化史中有相當豐富的知識,在教會中也活出虔誠的信仰;不知道他是如何定義學術中的「進化論」與聖經中的「創造論」?雖然我不知道他的答案,但我想謙遜的長老,一輩子都用謙卑的態度在探索學習,此時在天國已經挖掘出標準答案了。

左鎮的古老故事,繼續延伸到基督教的早期宣教事蹟。英國宣教士馬雅各於1865年來到台灣,同年就在台灣府海關友人必麒麟的引介下,進入左鎮的西拉雅族平埔族社區。當他們來到岡林的時候,當地人說:「你們是我們的親戚,不像那些剃頭的(漢人)是壞人。」原來早年荷蘭人統治台灣期間,就將基督教信仰帶來給這些西拉雅人,雖然後來教會消失了,但西拉雅人代代相傳,曾經有紅毛親戚與他們為伍。當英籍宣教師再次來訪,他們發現過去祖先的傳說是真實的,於是大量族人信奉基督教,重拾消失兩百年的信仰。

岡林教會是左鎮地區最早的基督教堂。(作者攝影)

無懼遇險徒步三天上教會

1867年於岡林設立的岡林教會,是左鎮地區最早的教會,現在看到的美麗教堂,已經是這間超過150年歷史的教會第五次建堂。除了禮拜堂與旁邊的教育館,教會前方的整片土地也規劃成社區綜合球場、停車場、社區休閒綠地,讓教會與社區能夠有更密切的連結。畢竟曾經有一段期間,全村的居民都是信徒。

讓我感到很不可思議的是,當地在還未設立教會以前,信徒是從岡林走路到高雄旗津做禮拜,來回總共要走三天,而且途中還會有遇到土匪的風險。這股追求信仰的力量令人感到不可思議,這樣的信仰精神也一直流傳到現在,讓他們在有限的經濟能力下,願意將禮拜堂建得很漂亮,見證他們對上主的愛!

我無法想像岡林到旗津這麼遙遠的距離,每個禮拜步行來回,因為我光是開車在左鎮這個行政區內的山間小路,就繞得頭昏腦脹又心驚膽跳。還有另一間百年教會澄山教會位於群山之間,山路蜿蜒又狹小,時而陡上又驟降,每遇到岔路都很猶豫且無法抉擇,因為每條路都一樣狹窄。

一位相識的老牧師曾與我分享,他年輕時在此擔任傳道師的種種故事,當時還沒有汽車道路,牧會都要從山下徒步走上去。即使現在我可以開車到澄山,都還感到此處之險峻與偏遠,何況當年的信徒和牧者,是要遭遇多少困難。

另一所百年教堂——左鎮教會。(作者攝影)

化石之旅無形的滿載而歸

位於左鎮行政中心的左鎮教會是在1870年成立,一樣是間很有歷史的教會。歷經幾次建堂,現在的禮拜堂像個大城堡,在這小村落中,保護著信徒的信仰。

上述這三間百年教堂,在百多年前就已經是聚會人數排行前五名多的教會,近乎全村都是會友,早早就是百人大教堂。即使現在人口嚴重外移,村民及週末回鄉的青壯族群,禮拜天主日依然到教堂聚會——數代的信仰長存,如同左鎮的化石,深埋於這塊土地長長久久!

左鎮還有一間「只」有一甲子歷史的教堂,是位於化石博物館不遠處的美麗教堂——1956年設立的光和教會;是在台灣宣教百年時倍加運動時,由左鎮教會所設立。禮拜堂場地不大,門口有座鐘塔,教堂白色的牆面,配上藍色的屋瓦,如此清新的色系讓人感覺相當舒服,相信來此聚會的會友們也是如此認為。

左鎮見證了這個地區曾是高山,也埋於深海;動物、人類、基督教信仰歷經艱難陸續進到這裡。一整天的行程,逛了四個村落以及化石園區,雖然兩手空空沒有帶走任何東西,但所得到的無形收獲,可是累積千萬年的豐富呢!

設立於1956年的光和教會。(作者攝影)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