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5 影響力聯盟

盤點大馬華人新年傳統美食 馬來西亞名廚張莉嬋以愛烹調美味新人生

檢舉
IMPACT x Malaysia 馬來西亞IAA 追蹤
大馬資深名廚張莉嬋分享大马新年美食。(图/受访者提供)
華人農曆新年除了與家人有美好的團聚,親戚朋友互相拜年,當然也少不了一系列的美食與年餅。不說大家可能不知道,馬來西亞是除了中港臺地區以外,保留中華文化和教育最完整的國家,各式節日的慶祝活動以及傳統習俗都完整地流傳下來,尤其農曆新年的慶祝活動,比他國更有“年味”!

【记者张彩微采访报导】立足於廚藝界已超過40年,來自吉隆玻的大馬資深名廚張莉嬋(Patsie Cheong)說道,馬來西亞華人至今仍然會延續祖籍,以各省籍傳統的方式慶祝新年。不同的籍貫會吃不同年菜,也有不同的意義。

對她而言,最能代表大馬華人新年的年菜莫過於七彩魚生、盆菜、臘味飯、傳統家鄉齋、八寶飯(聚寶盆)及富貴雞等。這幾道年菜佳餚都能體現出大馬華人不同籍貫及不同風味的特色。

撈生文化起於1940年代 為團圓飯添色彩張莉嬋表示,馬來西亞華人“撈生”已經成為世界華人認可的獨特農曆新年美食文化。撈生的起源是來自於廣東菜中 “撈魚生”。追溯“撈魚生”在大馬的起源,張莉嬋分享道,1940年由馬來西亞森美蘭州芙蓉的陸禎記餐館創辦人陸禎發由中國廣東省來馬,並引進廣東地的“網州魚肉面” ,經改良創新研發出 “撈生”。

创意捞鱼生造型.

自此以後便成為馬來西亞華人過農曆新年時的特色賀年食品。在馬來西亞大多於正月初七(人日)食用,代替七菜羹或七菜粥,七彩繽紛的魚生,也被稱為 “七彩魚生”。

時至今日,“撈生”已然成為大馬華人春節期間親人團聚、公司團拜等必不可少的一道帶有吉祥寓意的佳餚。主要用料是生魚片、各種顏色的蔬菜絲,如生菜絲、紅蘿蔔絲、白蘿蔔絲等,再加上花生碎、芝麻、薄脆片,再配以酸梅膏加桔子汁添糖漿調成的醬料。

吃的時候大家每人手持一雙長筷子,一邊將魚料由下而上“撈”起,一邊說著吉祥話:例如大吉大利、步步高升、年年有餘等等。生魚片是撈生的主角,享用前先擠一些檸檬汁;再撒上胡椒粉、五香粉,然後鋪在七彩的材料上。隨著時代轉變,主角已經從生魚片變化成更流行的三文魚片、海蜇、甚至更矜貴的鮑魚!

過年少不了圓圓滿滿的盆菜
過新年,除了“撈生”外,馬來西亞客家人或廣東人還會吃盆菜。盆菜裝在一個圓盆裡,代表團團圓圓、圓圓滿滿。張莉嬋說道,盆菜的烹飪方法十分考究,分別要經過煎、炸、燒、煮、燜、鹵後,再層層裝進圓盆,裡面包括了雞、鴨、魚、蠔、腐竹、蘿蔔、香菇、豬肉等十幾種原料組成。盆菜的吃法也是很講究的,一桌子只吃一盆菜,且從最上面一層一層往下吃,寓意團圓。

盆菜

張莉嬋名廚的一道年菜代表作,便是她研發的臘味飯。其中的臘腸都是由她親自製作。張莉嬋說道,以前臘腸是每年過年製作的食品,現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各種口味的臘腸,無論在商場或是社區商店都有售賣。

每年接近年關,她都會在家自製臘腸,自備年貨。那是一份對新年的期盼,也是一份對家人健康及幸福的守望。除了自製臘腸,在張莉嬋的年菜食譜中,還有一道“摩登富貴雞”用料十足,富有營養,雞肉燜得軟嫩可口,叫人食指大動。馬來西亞華人過新年一定要吃年糕!

腊味饭

張莉嬋指出,過年的糕點之中,年糕是必備,幾乎是新年象徵,寓意“年年高升”。除了年糕,還有各式各樣的新年糕點。馬來西亞是個多元種族的國家,賀年糕點也十分多元化,各式各樣的年餅在新年前一個月就開始售賣,且每一樣年餅都有其特色,讓人垂涎三尺!

古早味番婆餅 印度甜食蜂巢餅
獨特的大馬風味年餅還包括了番婆餅,馬來名稱叫作Kuih Bangkit,而「番婆」是老一輩的華人對外國女性的稱呼,番婆餅應該是說當年的馬來婦女製作的餅食吧!它原本是馬來傳統餅食,用當地常見的食材、木薯和椰汁製成,所以又叫薯粉餅或椰香餅;經過廚藝了得的娘惹們改進,更細緻和美味;入口即化,滿口椰子香。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蜂巢餅這道印度甜食開始成為新馬農曆新年糕餅的一份子,以麵粉、雞蛋、椰漿砂糖等拌成麵糊,用蜂巢狀的餅模薄薄沾一點麵糊,放進熱油內炸成大圓花瓣,香、甜、薄、脆,擺盤也很好看!

除了這些,當然還有各式各樣的曲奇餅乾如花生餅、鳳梨餅……多元種族獨特的飲食文化,碰撞出充滿南洋風味的農曆新年糕餅。

kuih bangkit

大馬過年第一必吃年餅“粿加必”
對於張莉嬋來說,在馬來西亞過春節,“粿加必”(Kuih Kapit)是第一必吃的年餅! Kuih Kapit其實類似雞蛋捲,是馬來人和娘惹的傳統餅食,後來融入了華人家庭,成為華人新年必備的應節食品。使用傳統圓形餅模,倒上薄薄一層的面糊在餅模後趕緊合起來,慢慢用炭爐烘烤並不時翻轉至烤熟。放涼後就會將「粿加必」存在美祿罐或鐵罐子內,用膠紙封好以免受潮,等到初一初二可以開封,讓客人大快朵頤!

kuih kapit

烹飪生涯推出超過40本美食書籍
在張莉嬋超過40年的烹飪生涯裡,除了培育不少的廚藝界優秀人才外,也在自身的飲食界行業裡小有成就,其中包含香港國際交流協會榮譽顧問、特殊青年中心榮譽顧問、榮獲美食家世界食譜書大獎、食品製造商以及廚房供應商顧問,擔任社會關懷中心服務組,至今已推出了超過40本的食譜及美食書籍。

即將邁入73歲的張莉嬋現處於半退休狀態,這些年她積極參與教會的事奉,經常受邀為教會做烹飪示範,並在臉書上做烹飪直播。她和女兒、女婿及孫子住在一起。在長期的薰陶下,一家大小都對烹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张莉婵

張莉嬋也為此感到欣慰,畢竟美食和烹飪是聯繫家庭成員感情的重要元素,特別在農曆新年期間,可以和人、親戚朋友一起享受美食聚天倫,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 如同詩篇133篇一節所說,“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

分享上帝見證最自然的傳福音方式
身為基督徒,每年農曆新年她都會和家人在早晨先到教會參與新年崇拜,之後就會前往親戚家拜年。張莉嬋說道,在和親戚朋友互相拜年時,她會以“新年快樂”或“新年蒙恩”來取代“恭喜發財”。在談話中,她會抓住機會分享過去的一年所經歷的信仰見證,在談話中見證上帝,她認為這是一種比較自然傳福音的方式。

最後,張莉嬋也盼望在這個後疫情時代,大家都蒙上帝眷顧及保守,擁有健康活潑的身、心、靈,出入蒙福、凡事興盛、事主得力,新年蒙恩!

张莉婵以一手好厨艺烹参与教会烹饪事工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