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汪純怡/報導】家有α世代孩子,家長們可能都經歷過孩子沉迷手機、模仿網紅講話口氣等難題。基督徒媽媽楊佳穎、何佩珊分享,新世代資訊科技也增進教養的便利,不妨學習孩子慣用的科技工具,與他們一起探索世界;並可善用APP,聆聽戲劇聖經、睡前靈修節目,幫助孩子認識信仰。重要的是,家長需要以身作則,帶領孩子習慣健康的人際互動,就不擔心孩子因科技變「宅」。
楊佳穎姊妹受訪時表示,家有6歲和10歲的α世代孩子,他們最初接觸手機是在幼兒園時;因為大人忙碌,就給孩子智慧手機看動畫、學英文。孩子到了小學,就更會自己探索網路世界。
了解孩子使用習慣 適時給予正確觀念
為了過濾不良內容,楊姊妹搜尋很多資料學習設定密碼,有時孩子瞄到密碼鍵入,也學會自己解鎖。孩子使用手機時,她會探頭看一下,確認沒有大問題。有天孩子躲起來看手機,之後查閱觀看紀錄,發現女兒原來是在看愛情劇。
起初她的因應之道,是直接詢問並直言看這些不適合,引起孩子反彈;後來,她試著請孩子找些想看的電影,讓她陪伴觀看,結果孩子仍不願意。每試一種方式仍無法溝通,她就再試另一種。現在她知道孩子的觀賞習慣,就會適時教育孩子,影片情節多是虛幻,孩子就知道影集不可盡信。
雖然身邊很多家長都常說,這個世代的孩子會沉迷手機而變得太「宅」,楊佳穎倒是看到孩子善用資訊的好處,例如增進人際相處技能。某次學校媽媽們帶著孩子聚餐,她的女兒竟然帶領其他孩子在旁玩起團體遊戲,組織與領導能力讓其他家長驚訝,原來女兒是從看手機綜藝節目中學習遊戲方式。
欣賞孩子從網路資訊學習的能力
楊佳穎也留意孩子的喜好,引導孩子善用工具發展興趣。像是孩子喜歡看彩妝短影音,她就鼓勵孩子當抖音小天使。「妳看別人,不如讓別人看妳怎麼玩精油、玩彩妝。」
楊佳穎說,家長無法過濾孩子接觸的眾多資訊,最重要的還是教他們自律及正確的價值觀。除了苦口婆心訓誨,大人的榜樣也很重要。像是每次孩子看手機入迷時,要孩子暫停去做別的事,孩子總是說「等一下」,親子間常因此爭吵。
後來她轉換方式,當孩子需要她時,她也來個「等一下」,讓孩子體會不舒服的感覺,並讓孩子回想,媽媽平常在使用手機時,是否遇有重要事情,就會放下手機立即去處理?並再進一步鼓勵孩子,如果能夠自律,在影片最關鍵點時可以喊「卡」,就成功了!她也與先生建立共識為孩子設定界線,先生也以身作則,適時放下手機。
面對α世代,楊佳穎覺得,無法壓抑管制,而須讓孩子們藉由資訊科技優勢與社會接軌,並使學習更為活潑。有次孩子上網查閱蝴蝶生態,剪貼網路文章繳交作業,結果因為抄用比例太高,被老師退件,她就再適時提醒,資訊再多,還是要加以思考融會貫通。
楊佳穎還分享,如何運用這世代的語言傳遞信仰,除了帶孩子去兒童主日學、平日與孩子禱告之外,有時假日在家,她就播放《戲劇聖經》當背景音樂,孩子不自覺就會背記經文。平日夜間則播放YouTube上牧者製作,專門提供睡前靈修的節目,結果這成為孩子睡前儀式,孩子們現在也很習慣要聽著講道入睡。
楊佳穎說道,孩子總無法時刻在家長眼前,最好的方式還是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在孩子生命中生根,並用禱告守護他們,讓新世代的資源成為他們的助力。
多與孩子談心 了解孩子接收資訊
住在桃園的何佩珊姊妹有一個α世代的7歲兒子。何姊妹受訪時說,早在孩子一、兩歲時,先生就拿出手機安撫孩子情緒,孩子自此就離不開手機。為了管理孩子使用範圍,他們給予孩子備用機,並使用媽媽手機的網路,因此只有與大人同在時,孩子才能看手機;並且規劃好使用時段。像是功課完成後可以使用半小時,吃飯時間可以配手機,但吃完飯就要停止。
何佩珊說,孩子喜歡看YouTube短影音,雖然她會過濾內容,但大人有時轉頭談事情,孩子就順著推播的廣告下載遊戲APP,不知不覺手機桌面就全是各種遊戲APP。
規律經營臉書的何佩珊說,大人都重度使用科技與網路,先生工作之餘也愛玩手機遊戲紓壓,自然無法禁止小孩,就以平常心看待。而要了解孩子所受影響,就要和孩子常常談心,像她就會在接送孩子的路上,與孩子談談在學校發生的好事、壞事,彼此有眼神交流、親密互動,就可以知道孩子的想法與最近接收些什麼訊息。
建立健康人際關係 引導善用科技
好比有一次,她發現孩子講話口氣很怪異,不是身邊任何大人的用詞,原來那一陣子孩子看了許多遊戲直播,就模仿直播主的語氣。她就幫孩子設定減少這類推播,也教導孩子合宜的說話方式。
何佩珊說,孩子是否因科技而與人疏離,跟父母的習慣有很大關係。像她很喜歡戶外活動,孩子上幼稚園前就常帶他去公園、與其他孩子遊戲。孩子因幼時就建立起戶外愛好,雖然後來手機進入生活,孩子還是非常喜歡接觸人群。現在孩子都很樂意出門,她還教孩子如何幫她拍照,拍出大長腿,增加親子相處趣味。近年才受洗的何佩珊,也帶著孩子參加兒童主日學,增進與主內肢體互動。
何佩珊分享,身為現代職業婦女,資訊時代其實為教育孩子帶來便利性,像孩子有次聽到播客節目講到台語「透抽」,就會問她什麼是透抽、跟花枝有什麼不一樣?她就跟孩子一起上谷歌(Google)找資料學習。而她先生則是會帶著孩子一起抓寶,增進父子共同的話題與興趣。她認為,與孩子一同學習、成長,引導孩子善用科技,是與α世代孩子相處的最佳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