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0 基督教論壇報 / 專欄文章

【華神專欄:從神學進入社會】為宣教士子女的身心健康打好基礎(上)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焦如品(中華福音神學院教牧輔導助理教授)

近半世紀以來,宣教士關顧的主題開始在宣教學領域受到重視,許多教會也開始意識到,對宣教士的支持不能只限於金錢和禱告,而必須藉著實際的關顧行動,關懷他們的全人甚至全家。

許多相關研究也發現,宣教士的存留率受到家庭很大影響。因此,對宣教士子女的關顧也開始受到重視。但是筆者認為,教會和信徒對宣教士子女的關顧,不僅是因為他們的身心健康影響了父母的服事,更因為他們也是神家中的一員,是我們應該關心並且去愛的對象。

宣教士子女,或簡稱宣子、MK(missionary kids),和一般的孩子有何不同或特別之處?宣子多半都是所謂的第三文化小孩(third culture kids,簡稱TCK),這是指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生活在父母本國文化之外的地方。

宣子父母的母國,通常也是他們護照上的國籍;然而他們成長於宣教地,在那裡度過人生中很重要的發展階段(童年或青少年),也與當地文化和人形成某種程度的認同與連結。

但最後,他們會覺得自己也不完全被當地人接納,或歸屬於當地文化,也對自己的母國文化其實很陌生,因此發展出自己的文化,稱之為第三文化。不只是宣子,很多外派的外交人員或軍人、移民家庭的孩子,也會出現這種第三文化小孩的認同挑戰。

失落的人際關係與缺乏認同的歸屬感

宣教士子女這種特別的成長經歷,讓他們發展出一般孩子沒有的優勢,但也有一些其他孩子所沒有的挑戰。就優勢而言,由於宣子多半經歷或生活在不只一種文化或國家,通常會講不只一種語言,世界觀較寬廣;因為常需搬遷至不同國家或地方,適應力也較強;需要很快融入當地文化、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因此他們多半能夠很快與人建立關係。相對來說,他們因著閱歷較多,多半比同齡孩子在心智上更成熟。

但這些經驗所帶來的優勢,有時也成為他們的挑戰甚至問題。由於身處不只一種文化,他們常有身分認同的困惑,不知自己到底屬於哪一種文化。在尋找自己的身分認同時,會出現缺乏歸屬感、沒有根的感覺。他們最怕別人問自己從哪裡來,或是哪裡人,因為不知道怎麼回答,或答案可能很長。

也因常需搬遷,他們一方面需要處理因分離帶來的哀傷與失落(不論跟人、物或地方),也會因這樣經常性的移動,發展出分離焦慮,甚至不敢跟人再建立深入關係,覺得每種關係都不會持久,何必再讓自己經歷另一次失落?因為不曾擁有就不會失去。

母國文化帶給宣教士子女的壓力

但他們所面對的挑戰還不僅於此。宣教士子女如同牧家子女,會因著父母身分被另眼相看,用較高的標準衡量,甚至讓他們覺得必須要完美,才不會讓父母丟臉或失望,因此承受很大的壓力。

他們也因為很少接觸,而對母國文化不熟悉,但周圍的人卻認為那應該是他們的文化。特別在父母回國述職時,他們被親友期待要有開心回家的感覺,但其實回國述職常是很多宣子的噩夢,因為對他們來說,那是短暫停留之處,感覺像是去旅行,而非回家;自己像是過客,而非家人。

短暫停留之後又要離開,重新回到宣教地,或是換個地方重新適應;他們需要離開原本辛苦建立的關係和熟悉的環境,重新融入陌生的學校和人群,而且知道這一切努力又將白費,因為短期停留後,又要打掉重練。

同樣的問題在宣子成年後,要重新回歸母國時(reentry)也會發生,只是這次不是短暫停留,而是真的要留下來了。從依賴父母到完全獨立進入大學或社會的過渡期,一般的孩子還需要父母的支持,但很多宣子的父母並不在身邊,必須自己面對一切。

一些宣子會因為適應不良,而多次進出母國與過去的宣教地,特別當父母還留在宣教地或宣子出現危機時。宣子對未來的生涯和落腳地,也常會因此感到不定和困惑,雖然看似有許多選擇和機會,但每個都很有挑戰。很多宣子會覺得,在所謂的母國並沒有一個「家」可以回去,因為家人並不在那裡。

轉換教育體系與適應學校的衝擊

很多宣教士家庭和子女,也常需要面對選擇教育體系和適應不同學校的問題。宣子的教育選擇包括在家自學、當地學校和國際學校。每個家庭會因著經濟因素、家庭狀況、護照/身分問題和孩子個人因素,做出不同選擇。

國際學校因費用昂貴,不是每個宣教士家庭都可負擔。在家自學也要考量父母的事奉、時間和能力,以及孩子特質,不一定適合每個家庭。當地學校若孩子年紀較大,語言無法跟上或適應,或是孩子終究要回去母國,也不一定是理想的選擇。

華人宣教士因為母語不是英文,更會面對選擇學校的有限。若是孩子曾在宣教地就讀過當地學校(可能是英文的教育),回國後也可能會發生銜接問題。加上華人文化傳統看重課業,更增加了過程當中,宣子的精神壓力與負擔,同時影響他們如何看待自己。

而就算他們進入國際學校,有時因為父母轉換服事工場,或短期回國述職,中間會需要轉學,這對他們的人際和課業,都帶來不少的壓力和衝擊。

有些宣子因家庭經濟或其他因素,在上述幾種不同教育型態裡轉換,雖增強了適應能力,但讓發展中需要穩定的宣子,也受到某方面的傷害。若是有特殊需要的小孩,就會讓這些過程更加不容易。

與父母分開造成親子關係的疏離

宣教士子女還可能需要面對的,是因著與父母分開,而產生的被遺棄感,或親子關係的疏離。在較偏遠的宣教地,很多宣教士無法在當地為子女找到合適學校,必須將孩子放在遙遠的寄宿學校,有些孩子從年幼時即開始就讀。

父母對子女的狀況因此變得很陌生,有些連關係也變得很疏離;很多宣子也因為怕父母擔心,變成報喜不報憂,即使發生了很嚴重的事,也不敢告訴父母。有些孩子可能曾被性侵、患有憂鬱症、染上酒癮,或有其他重大問題,但父母都不知道。

這些宣教士父母並非不關心或不愛他們的孩子,只是在一年幾次短暫的團聚中,孩子不想因為自己這些問題,而讓父母擔憂或傷心,也不想成為父母忙碌服事中額外的負擔。

宣教士子女的經歷看似十分艱辛,甚至沒有出路,或至少弊多於利。但事實果真如此嗎?有沒有光明面?下一篇將會談宣子如何看自己,以及教會、差會和宣教士父母,如何在進入工場前預備宣子,為他們的身心健康打好基礎。

焦如品

中華福音神學院教牧輔導助理教授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