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7 基督教論壇報 / 專欄文章

【睿智雞精特別號】愛說教!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林鴻信(基督教研究智庫理事長)

台灣本地文化熱愛說教,人人小時候聽長輩、聽別人說教,長大後也常對晚輩說教!在這愛說教的心理下,有非常濃厚的道德意識。

蘇格蘭宣教師梅監務(Rev. Campbell Naismith Moody)發現,本地人對道德的關注往往高過宗教,以致感慨說:「這裡缺少的並非道德,而是宗教,請容許我如此說,有時候我真的這樣想,若是能夠少一點道德,而多一點宗教就太好了。」

做禮拜是羨慕更好道德生活?
文化傳統所期待的是聖君、賢王,而非法治、制度,這些期待反映了人們對崇高道德的嚮往。確實,當時台灣基督徒在道德方面的表現,遠比在宗教方面傑出,許多人見證相信耶穌基督而迅速地改變抽鴉片、醉酒、賭博等惡習,相形之下,在信仰方面的學習與成長就緩慢多了。

直到今日,仍有不少人被吸引去做禮拜,是為了羨慕更好的道德生活,而且一般人對基督徒的印象,主要也是在道德方面的傑出表現,這些心理可能使得做禮拜的期待集中在「講道──講道理」,只要不錯過「講道」,就達到做禮拜的目的了。

長期籠罩在崇尚道德的氛圍下,有時教會藉由講台推廣聚會、服事、奉獻等,漸漸地不再使用信仰語言,而是使用道德語言,甚至傾向律法條文化,把聚會、服事、奉獻的行為表現,視為得著上帝恩典與賜福的前提。於是,教會作為信仰群體的內涵,被稀釋成一種道德群體,焦點集中在教會信徒必須追求基督教的生活模範,學習基督教的生活文化。

強調倚靠天父而挑戰人性
事實上,耶穌基督的福音並非道德說教,乃是要人相信倚靠天父上帝,因而經常冒犯周遭的文化價值觀,而且衝擊追求步步高升的人性。出於人的天性,人們難以明白,為何崇高的上帝兒子必須卑微地受苦,「你如果是上帝的兒子,就從十字架上下來吧!」(馬太福音二十七章39-40節)這句譏諷的話,不只出自當年經過十字架的人嘴裡,也陸續出現在歷世歷代許多不信者的口裡,甚至有時連基督徒也可能暗暗地說出口,因表面相信而心中尚存疑惑!

就人性而言,福音對人不只是好消息,同時也是徹底的挑戰。因此,在此世宣揚福音並非討喜的事,反倒是經常冒犯文化、得罪人的事。一位堅持基督福音的傳道人,不只在講台上宣揚福音,而且要與信徒一起把這福音落實在生活價值觀裡,那麼可想而知必然遭遇激烈的反彈和抗拒。

「因信稱義」把得救主權歸給神
在愛說教的文化傳統下,很容易形成一種上對下的權威結構,「因信稱義」卻把得救主權全部歸給上帝,人人都可藉由信領受恩典,這勢必衝擊著領導權威!

曾在多次講解「因信稱義」的聚會裡,發現經常面對不解、排斥的反對者。曾經有位同工培訓聚會的聽者按捺不住,帶著火氣當眾提出問題,他認為應當強調教會紀律,使一切信徒全都按照規矩生活,講恩典會使教會失去紀律,不敢再要求信徒,以致大家各行其是;強調恩典的都是新派、自由派,而那正是西方教會走下坡的原因。令人錯愕的是,那位提問者把話講完就離席出去,既無意對話,也不遵守聚會秩序。

我們需要反思,究竟什麼是耶穌基督福音的內涵,當時主耶穌所面對的,豈非許多強調律法紀律的法利賽人與文士嗎?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