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1 基督教論壇報 / 台灣教會

2021新冠疫情衝擊台灣教會調查:7成教會奉獻減少 6成線上聚會人數少於實體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梁敬彥 追蹤
台灣教會超過99%,藉由線上轉播持續主日聚會,但逾70%的教會疫情期間奉獻減少。(Photo by Libby Penner on Unsplash)
中大型教會的教會內聚力,來自對於崇拜活動與聚會的仰賴,因此在疫情中,更容易傾向轉播崇拜活動與聚會內容的策略。而小型教會過去的教會內聚力,更多來自於生活與關係。

【記者梁敬彥採訪報導】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政府發布三級警戒的限聚令,加上宗教場所暫不開放給民眾進入,讓台灣教會面臨近年最嚴峻的挑戰;紛紛轉為線上或是透過社群持續聚會及關懷會眾,等待解封並尋找出路。

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七月1日線上發佈2021「新冠肺炎疫情與台灣教會」網路調查,結果發現,97.9%的教會在疫情中仍透過網路(直播、預錄)持續成人主日崇拜,但卻有33%的教會已暫停兒童主日學,60.2%的教會反映參與線上崇拜的人數比三級警戒前的實體聚會人數少,17.7%甚至少了一半以上,70.8%的教會在疫情中的奉獻與疫情前相較,有下滑的情況。

33%(224間教會)現階段是家長帶孩子共同參與線上成人上主日崇拜,暫停兒童主日學,另有25.4%(172間教會)為兒童錄製線上兒童主日學,有20多間教會請家長提供兒童手機或平板,並使用會議軟體與主日學老師進行即時線上兒主。有24.9%(169間教會)因為疫情,目前沒有兒童主日學。

33%教會暫停兒主 60.2%教會線上人數比實體少

此外,96.3%的牧者願鼓勵會友施打疫苗,70.6%傾向在解除三級警戒的當週,就立刻恢復實體主日崇拜,有25.7%則持較為保留的態度,預備等待疫情「真的緩和之後」才恢復聚會。

主責「新冠肺炎疫情與台灣教會」網路調查並擔任報告發表人,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創新拓展處處長夏昊霝牧師受訪時表示,這份調查呈現出有84.4%的教會都已經善用科技及網路的輔助,讓原先的成人的主日聚會以及小組和團契及禱告會不斷「線」。但卻只有28.3%的教會透過直播或預錄的方式繼續進行兒主,是疫情之外,面臨少子化及老年化的台灣教會,應該深思及面對的衝擊。

夏牧師進一步分析調查發現,在收到的678份有效問卷中,370間教會(將近54.6%),使用Youtube作為線上主日崇拜的主要平台,263間教會(將近38.8%)使用Facebook作為線上主要的平台。就統計來看,以「現場直播」進行主日崇拜的教會,更喜歡使用Youtube平台。

「預錄內容」的教會,則比較偏好Facebook平台。其中100人以上的教會更偏好使用Youtube,100人以下的教會則更偏向使用Facebook和Line平台。

夏牧師分析,這可能與Youtube給人印象更像網路節目,而大教會更有資源與實力去製播節目,因而容易傾向將主日崇拜直播設定為直播節目,並期待藉以產生後續更大的媒體影響力有關;而小教會則是傾向把主日崇拜直播,設定為教會之內部群體活動。

線上聚會的內容宜特別設計

夏牧師指出,從調查結果推測,中大型教會過去的教會內聚力,更多來自對於崇拜活動與聚會的仰賴,因此在疫情中,更容易傾向轉播崇拜活動與聚會內容的策略。而小型教會過去的教會內聚力,更多來自於生活與關係的連結

但就他的觀察,絕大多數的教會都是將原先的實體聚會直接轉成線上播出,沒有因應網路「不易久看」的特色,作出特別的設定及聚會編排,這是以後可以更精進及作出改變的。

從資料分析來看,線上聚會比實體聚會參與人數更多的教會,與教會原有的人數規模、牧師對線上講道的掌握能力(牧師對線上講道效果與表達力的認同程度)都有顯著的相關。

換句話說,在三級警戒後,那些教會原本人數較多的教會,參與其線上主日崇拜的人數,竟比其原本的實體崇拜人數還多,這顯示資源較多的中大型教會,雖傾向製播主日崇拜並以節目方式播出,但也正因為如此,有機會吸引到更多並非其原本教會的參與者,加入觀看其線上主日崇拜。且牧師若能夠熟練線上講道的技巧與方式,將也更有機會吸引弟兄姊妹參與線上敬拜。

夏牧師也指出,在網路填答的678份有效問卷中,填答牧者主觀的觀察認為,會友在靈命狀況、讀經狀況、禱告狀況、教會參與狀況、與其他教會肢體關係的發展狀況及與牧者關係的發展狀況,都有顯著的正成長,特別是在「禱告」及「教會參與」的程度上,是牧者普遍覺得有長進的部分,但疫情中奉獻的狀況,卻有70.8%的牧者認為比起一般的狀況,是有下滑的。

夏牧師分析,這七個過去教會常用來評估「基督徒個人靈命生活」的指標,是否真的就足以代表「基督徒個人靈命生活」狀況,或其中的哪幾個指標更具代表性,是未來值得教會界繼續探討與反思的。

然而,從報告可以看到的是,雖然「奉獻」指標明顯下降。但多數牧者在其他六個指標的評估上,卻都有明顯的提升。這六個指標,往往是教會過去大量動員物力與財力所亟欲提升與建造的,卻在教會因為疫情,面對對奉獻減少,財力物力與資源相對受限的狀況下,反而得到了提升。這個現象是更值得教會與牧者在未來,探討與深思的方向。

83.7%的牧者認為現場講道更有效果

調查發現,雖然不少牧者花在新媒體的準備與錄製的時間上有所增加,但也並非所有牧者都習慣線上講道的方式。在678份有效問卷中(可複選),83.7%的牧者認為現場講道比線上講道更有效果;77.3%的牧者認為現場講道比線上講道更能自在表達。

雖然多數牧者對線上講道仍感不自在,可能短時間內也還沒找到有效透過線上傳遞信息的不同表達技巧,但疫情迫使教會牧者轉而更重視,並進而操練透過新媒體與網路,展開事奉的事實,卻是個值得期盼的突破。這也是教會在全世界因為疫情,明顯走向辦公居家化,生活線上化的趨勢中,應該面對並突破的新契機。

針對牧者個人在疫情中的狀況,有678位牧者回答了他們在疫情前後,花最多時間服事內容。其中,講道的預備與禱告的事奉,是無論疫情前後,牧者們都花費最多時間的服事。.值得注意的是,原本願意花較多時間在禱告上的牧者約佔35.8%,疫情中則躍升.59.2%。

另外牧者的個別研經時間也明顯的有所增加,相對的,牧者處理政事務的時間隨之減少,雖然社區外展和活動也減少,但是取而代之的是新媒體企劃、錄製,以及網路、文字事工的增加。

由此可知 ,牧者個人在研經與禱告上,反而因為疫情三級警戒,教會聚會活動受到影響後,有顯著提升。這是否意味著過去教會牧者太過忙碌於行政相關事宜,反而不得不「撇下了神的道去管理...」,一定程度影響了其「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使徒行傳6:2-4)的本職,是個值得教會未來繼續觀察與深思的議題。

「新冠肺炎疫情與台灣教會」網路調查此次回收有效樣本份數為678份,回覆本次問卷的牧者,包含台灣長老教會138位、靈糧堂58位、浸信會38位、泛信義宗36位、行道會31位,以及其他宗派、聯盟教會等,並獨立或無教派教會180位。調查日期為110年六月10至17日,透過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教會名錄Email通知,藉SurveyCake平台填寫。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