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1 基督教論壇報 / 台灣教會

基督教出版社: AI時代無法取代作者智慧結晶 真實創作獨一無二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2024台北國際書展「AI社會登入中?」的展位。(圖/李容珍攝影)

【記者李容珍/綜合報導】2024年台北國際書展開幕,基督教出版社表示,紙本書目前仍無法被取代,電子書的優勢則是不受地域限制。每一本書都是作者的智慧結晶,不論是神學論述、議題研究、生活分享,或是對信仰的領受,都是獨一無二的。現今時代AI雖可集結各種文字、想法,但無法取代人們真實的創作。

天恩出版社社長丁懷箴受訪時表示,閱讀,是一個積累知識,塑造人格,創造價值觀的過程。所有成功人士都努力的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做這件事情,如果今天有人願意把我們手邊的雜事都拿去,那我們就有更多的時間去閱讀、去創造、去愛、去體驗人生,恰巧正是上帝創造我們的目的;只是現在把那些雜事拿走的,不是人,是AI而已。

在AI時代,基督教出版社如何運用AI時代的紅利幫助出版業如虎添翼?如何讓AI釋放我們的時間,去做那些上帝創造我們要做的創造和治理?

基督教出版社書區

逛書展表示求知若渴 在AI時代更為重要

「直接面對它,理解它,使用它,就像當年電腦和網路出現一樣。」他表示,對他來說,實際上他會把他們現行的工作做一個剖析:

1. 哪些工作是我擅長有喜歡的工作,應該留給自己做(AI無法做或不應做的任務)?

2. 哪些是我擅長但AI可以幫助我快速做到60分的工作(AI可以增強員工效率的任務)?

3. 那些是我不擅長又不喜歡的工作應該都讓AI做(可以透過AI自動化執行的任務)?

丁懷箴社長(受訪者提供)

丁社長表示,以出版業來說,更準確的敘述是,我們如何創造更有價值,更符合人們願意付費的內容,而不是那些AI就可產出的免費內容,畢竟AI就是從網路文本學習到了所有農場內容如何吸引人,如果已經有AI代勞做了這些事,那我們被釋放的時間,不應該去創作更多雷同的內容,而是應該更深刻的去體驗上帝給我們的人生。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說:「經常有人問我,未來十年有甚麼事會改變?幾乎沒有人問我『十年後未來十年,有什麼不會改變。』」「我要告訴你的是,第二個問題比第一個問題還要更重要。」丁社長也認同表示,因為那些不會改變的事情,才值得我們用一生去追尋,例如人與人的關係、解決問題的能力、建造我們的夥伴、願意成長的心態,恆久不變的福音。

為什麼要逛書展?丁社長說,是一個心態,逛書展代表了一個願意成長,願意改變,求知若渴的心態,知道自己不知道,遠比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智慧多了。尤其在AI時代,這個心態更是至關重要。

AI相關的書籍備受關注

真實創作的智慧結晶 AI無法取代

橄欖華宣出版部總編輯李曉玉受訪時表示,AI的發展是不可逆的趨勢,她以電子書為例,從1990年開始,雖然不斷引起討論,由於應用不夠純熟,業者普遍有些遲疑保留。如今當新書問世時,就是紙本書與電子書同步上市,這是針對讀者的不同需求作出因應。

她仍然相信紙本書目前無法被取代,但電子書的優勢是不受地域限制,過去幾年新冠疫情嚴峻期間,實體書市大受影響,但讀者依舊可透過網路購買電子書。

李曉玉總編輯。(受訪者提供)

李曉玉認為,經歷過電子書出版的疑慮到接受過程,出版業應對AI比較不會有很大的排斥,接受度比較高。她相信當我們學習使用AI,可讓其成為工作上的助手,譬如製作表格或是提供行銷想法。雖然AI提出的不一定是我們要的,但卻可以開啟我們更多的想法。她強調,AI還有很多的運用也值得我們去發掘、好好運用,可以成為我們的幫助。

但她也表示,每一本書都是作者的智慧結晶,是AI無法取代的,即便AI可集結各種文字、想法,也可以迅速寫出通篇順暢的文字內容,但仍無法取代人們經過思考、感受的真實創作。

電子書區

AI時代 依然可以保有閱讀能力

閱讀社群創辦人鄭俊德受訪時表示,AI時代有些人的閱讀習慣或尋找答案的習慣會改變,但AI出現後,我們依然可以保有閱讀能力,並透過AI幫助我們縮減過去找尋答案的歷程。

鄭俊德說,在沒有網路之前,人們透過書籍萃取前人智慧來探索世界;網路出現後,人們透過搜尋引擎,看見別人在網路上的分享。現在AI出現後,部分的人會轉移向AI問問題,進而獲取答案。由此可知,人們找尋知識的答案,方式已有所轉移。

鄭俊德(鄭俊德臉書)

不過,他也提醒我們需要留意以下幾件事:

1. 運用ChatGPT得到的答案不盡完全。AI雖然帶來很大的便利或創意的點子,但若要給出很精準的答案,可能還沒有辦法,或只有五、六成是對的。還是要經過驗證,確認AI提供的來源是正確的。

2. 與AI協同合作,必須具有閱讀認知能力,訓練自己「批判性思維」,有能力去判斷AI給的答案有多少正確性,並且能夠「再三驗證」,而不是單純、盲目的相信AI給出的答案。

3. 運用AI與現階段的本職和閱讀行為,有更多連結合作。譬如他要寫一篇文章,必須尋找一些資料,了解相關研究出處,過去他要需要找相關的學術網站,當AI出現後,他透過AI提供相關期刊資料的出處來源,他再依照這些關鍵字,回到學術網站搜尋,就省下過去摸索、找資料的時間。

4. 學會改寫AI提供資料的能力。鄭俊德指出,他常常開課程,需要撰寫文案,過去,他需要自己花很多時間琢磨每一段文字,現在AI可以給他很棒的點子和邏輯框架,他只需要改寫。因此,未來學習使用AI的能力,其中一個是「改寫」,進而是我們的點子與AI有更多連結合作。

「AI社會登入中?」的展位。(圖/李容珍攝影)

他也提到,AI幫助我們在創意構思上有更多的刺激,也引導我們能夠跨越過去的經歷或過去的框架思維,打開我們的視野和觸角,了解還有這麼多想像不到的方法可以去探索。

他表示,「閱讀」不只是讀書,也是對世界的理解和探索,鄭俊德表示,所有與閱讀相關的一切都是工具,包括書、文章、網路搜尋引擎。AI也是工具,若我們用這樣的思維來運用這些工具,才能使我們在追求人生價值意義和目標時,帶來前進方向的動力。

相關新聞:文字出版能在 AI浪潮中衝浪嗎?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