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7 好牧人

以巴衝突中教會的立場反思──西瓜偎大邊?

檢舉
吳獻章 吳獻章 追蹤

◎吳獻章(華神舊約教授、教牧博士科暨宣教博士科主任)

在末世,人要攻打人,國要攻打國,是無可避免的事。神兒女要留意的是,是否在任何人間兩國相爭的情形下,陷入民族主義、相對主義的窠臼,甚至受到網路流竄的假訊息所牽制,跟隨人言亦言的模糊判斷選邊站,以為自己西瓜偎大邊,偎在公平正義的一邊,導致構成他日宣教的障礙,偏離耶穌「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的吩咐,延宕祂第二次降臨!

最近戰況急遽升溫的以巴衝突,就是檢驗我們要偎在西瓜哪一邊的試金石。

●猶太歷史是上帝愛罪人的具體寫照
教會的正典源頭是猶太文士所謄錄、傳承的舊約,救恩也確實是「從猶太人出來的」(約翰福音四章22節),上帝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而非孔子、孟子、釋迦牟尼、穆罕默德的神,因此外邦人「不可向舊枝子(猶太人)誇口」(羅馬書十一章18節)。外邦人原是沒有上帝、沒有盼望,是應許的局外人(參以弗所書二章11-12節)。

教會該以「還福音的債」的態度來愛猶太人,而且積極回應猶太事工。猶太人的歷史就是上帝如何愛罪人的真實寫照。猶太人從出了埃及、進到迦南之後,無論上帝如何差派先知勸誡,他們卻常常心裡剛硬,直到被擄;但是上帝仍然一再地給機會,包括以色列的復國──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個邦國可以在亡國兩千五百年之後重新復國的。

猶太人的歷史突顯了上帝愛的屬性。猶太人的神乃奇特的真神,祂的全能主宰人間歷史(History is His story),正如同祂應許並應驗猶太人從被擄到歸回一樣(以賽亞書四十九章22-23節)。人間沒有任何權柄可以藉著殺害猶太人,而妄想因此廢去上帝的應許的,那屠殺猶太人的希特勒終究敗亡,就是第二千禧年的歷史明證!

"The Wailing Wall, Jerusalem", by Carl Friedrich Heinrich Werner , 1879

教會不該走兩邊的極端就是:

(1)主張在耶穌的兩次降臨之間,猶太人的地位已經式微了、「功成身退」了,認為上帝在舊約的應許已經完全被教會所取代,猶太人在救恩歷史中不再有一席之地;

(2)強烈支持猶太復國與聖殿重建,認定耶穌再次降臨的時機快到了(參馬太福音二十四章32-33節),甚至還存著「任何支持猶太人的教會必然興旺」,「教會不興旺乃因為忽略了猶太人、猶太事工、甚至猶太國」的迷思!

中古世紀就曾衍生了一個極端,就是教會關心地上過於天上的神國使命,因此被有心人士所主導而引爆了十字軍東征,教會也被牽扯進猶太教和伊斯蘭教間那幾千年來都剪不斷的「以撒、以實瑪利」的歷史仇恨中,導致穆斯林長期以來對福音的反感和反動。

●基督徒感恩的對象是耶穌,不是猶太人
教會這「野橄欖」在面對以巴衝突時,該如何關心猶太人這「舊枝子」呢?首先,最根本的問題必須釐清:神兒女最該感恩的對象不是猶太人,而是猶太人的祖先亞伯拉罕後裔的彌賽亞耶穌。

上帝賜福的主要管道並不是猶太人,而是亞伯拉罕後裔的君王耶穌(創世記十七章6節),就是那位摩利亞山上的羔羊所預表的耶穌(二十二章)。在救贖的歷史中,猶太人擔任的是配角,他們真正角色是要成為萬國的祝福(十二章1-3節),而不是靜待萬國向他們稱謝。該稱謝、屈膝的對象是耶穌(腓立比書二章10節),不是猶太人!當今教會的危機之一,就是讓有心人帶頭走回猶太教的路線!

教會當然應該關心猶太人,而非對猶太人不聞不問,但卻不是因著與猶太人的信仰血緣關係,刻意標榜猶太人如何特別,免得陷入幫猶太人邀功的人本主義和相對主義窠臼中,其結果可能激發反閃族思潮!

此外,教會更不可對猶太人「情有獨鍾」,乃至對於當今猶太政權隔離、壓制巴勒斯坦人的作為全盤接納(當然,雙方都有責任,且都卡在「以牙還牙」的心態中),因而引發穆斯林對教會更大的反感,阻礙了福音事工。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著名哲學家馬丁‧布伯(Martin Buber)和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也是猶太異議分子,他們都強調猶太人居住的地方,其他人不應該因此被迫離開家園。

曾受過希特勒逼迫而逃亡的愛因斯坦,體會到「受害者」的苦境,不希望因為猶太人的建國而產生「受害者」,他還主張:「我更樂意見到與阿拉伯國家和平共存,甚於創建一個猶太國家。」

愛因斯坦曾寫信以色列第一任總統哈依姆‧威茲曼(Chaim Azriel Weizmann):「我最大的悲傷是看到猶太復國主義者對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所做的事和納粹對猶太人所做的事一樣……如果我們無法找到與阿拉伯人正當合作、真誠對話的途徑,那麼我們就沒有從過去兩千年的痛苦中學到任何東西,而我們所經歷的一切痛苦也是咎由自取。」這話,正是面臨四周被穆斯林包圍,容易陷入為求生存(值得同理、同情),遂採行「以惡制惡」報復神學的猶太領導們(我們可以不同意),最該反思之處!

●教會該關心猶太人的歸主,而不是政權
教會當然得關心猶太人!但是從聖經來看,教會對猶太人所該關心的,應當完全在於福音(羅馬書十章1節)!對以色列當局,教會不一定要感到虧欠,就如同對於伊斯蘭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共產主義國家,教會不一定要感到虧欠一樣;但是為了福音的緣故,我們對猶太人、回教徒、佛教徒等都要同樣背負虧欠(羅馬書十三章8節)。

教會宣教的立場必須是超越文化、區域和種族的,不是選擇站在任何族群那一邊,教會只選擇站在上帝這一邊!教會要更關心上帝要我們關心的,過於人間任何政權和種族。教會不需要毫無條件地幫猶太政府背書,教會該關心的是猶太人歸主,遠過於猶太人的建國。

從禱告來看,教會該為上帝所愛的猶太人禱告,並積極投入猶太宣教,正如同為上帝所愛的世人禱告和投入宣教;但必須留心不要為了猶太宣教,而犧牲了對其他族群的宣教。教會不要太過關心猶太節期,卻看不見穆斯林國家(尤其是伊朗)正有大批人歸向耶穌!保羅說:「無論是希臘人、化外人、聰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們的債,所以情願盡我的力量,將福音也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羅馬書一章14-15節)

教會當然更不必為了更廣大的穆斯林族群,而一味討好這族群的一切所做所為。英裔中東傑出歷史學者柏納‧路易斯(Bernard Lewis)在《哪裏出了錯?》一書中就曾提醒,穆斯林世界該從詰問「是誰陷我們於此困境?」的歸咎別人觀點,轉化為「我們如何矯正?」的自我反省。

這位知名的普林斯頓大學中東研究教授,從軍事、外交、經濟、社會、文化、科技、宗教體系和改革等角度分析,幫助讀者(尤其是穆斯林讀者)從自己的禁錮中釋放出來,免得深陷專以恐怖主義對待西方世界的極端,企圖以仇恨來疏解長期的屈辱。

其實,華人信徒早就可以從中國五四運動學到這功課:人類會因為自卑於受欺壓而「惱羞成怒」,遂走上「義和團」式愚蠢、自殺的反動。穆斯林國家其實就是處於這種心態而興起自殺式的報復行動。

然而,西方世界似乎仍未能被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所喚醒,並沒有記取過去曾經欺壓穆斯林而付出慘痛代價的教訓:「搖牛奶必成奶油;扭鼻子必出血。照樣,激動怒氣必起爭端。」(箴言三十章33節)那珍惜自己生存權的猶太人,更沒有從二次大戰、特別是舊約時代三次被擄巴比倫的歷史中學到功課,繼續「以惡報惡」、「以牙還牙」。

事實是,在這個猶回間的衝突過程中,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等同於引發了第二次「十字軍」(至少對穆斯林而言,特別是嚴格教義派的人),也導致西方人往穆斯林世界宣教的事工大受挫折,對穆斯林宣教事工的重責大任確實該由亞洲(特別是華人)來承接。華人教會在承接穆宣事工時,千萬不可重蹈過去人類歷史的覆轍!

●華人教會當正確承接上帝給萬族的福音任務
九一一事件之後,西方宣教士對穆斯林的事工被迫進入停擺和交棒的狀態時,承接的華人教會需要深入認識這段複雜的歷史糾葛,勿因偏頗而錯失上帝給地上萬族的福音任務。

華人教會必須認知的是,往伊斯蘭國家宣教的路不應侷限於單單一條「絲路」,需要開闢其他多樣化的管道,一棒接一棒、長期禱告並在各行各業多方投入。華人領袖更不可抱著速成的觀念,以為從「絲路」通往伊斯蘭世界最鬆動的土耳其,再推進到耶路撒冷,即所謂的「將福音傳回耶路撒冷」,就可以「迎接耶穌第二次降臨」!

要讓穆斯林和猶太人歸主,絕非一條絲路可以克竟全功的。華人教會必須留心:

(1)宣教的目標當然是萬民,包括了猶太人和穆斯林(實際上,已經有這樣委身於穆斯林作宣教事奉的,很值得華人信徒參考),千萬不要有意無意地繞過任何種族(例如穆斯林族群)。若沒有將「福音傳遍天下」(馬太福音二十四章14節),單單偏執於將「福音傳回耶路撒冷」,是不可能「強逼」耶穌第二次降臨的。

(2)勿將所有宣教眼光僅集中在猶太人宣教,也要查驗奉獻的用途,免得「回歸耶路撒冷」這麼美的末世盼望,淪為有心人士挪用為募款口號。宣教事工當然是「細水長流」,特別是專業人士的投入,不能單以業績來決定策略;教會領袖也必須留心的是,信徒的奉獻是否真正用於各樣宣教需要的刀口上?

(3)從羅馬書十一章來看,世上所有族群中最剛硬、最後才信耶穌的,不是華人,不是穆斯林,而是猶太人;其實這樣的挫折,保羅早已經歷並且提醒過我們了(羅馬書九章1-3節)。宣教需要有策略,不能單有熱心,免得所有的焦點單單對準猶太事工而白費了功夫(反過來說,華人教會投身宣教的信徒比例仍然太少,包括猶太事工)。

(4)教會要謹慎避免因單單注目猶太事工,投注大量人力、財力之後,是否因此在「使萬民作主門徒」的大使命上交了白卷,那才是宣教事工最大的悲劇!保羅雖然經歷同胞拒絕福音的挫折,但是他從來不曾因著猶太人的心硬而停止外邦宣教的腳步(參使徒行傳十七章)!

(5)教會需認真反思:是在幫助猶太人復國、建國?還是幫助猶太人信耶穌?教會是否因為信仰上的「血緣」關係,就不分青紅皂白地支持上帝「選民」政治上的一切作為?舊約在先知書,已將焦點放在「餘民」而非「選民」身上了;新約亦然(參馬太福音三章9-10節)。教會是否認真執行「上帝愛世人」的普世宣教任務?

歸根究柢,宣教的基礎不是民族主義,華人教會不要讓猶太事工建立在猶太民族主義上(若然,必會衍生出相對主義、人本主義,導致宣教的視野變得狹窄、偏激),而是建立在三一真神的神學上。

華人教會所熟悉的戴德生到中國來事奉的名言,可以作為華人教會寶貴的箴言:「假如我有千磅英金,中國可以全數支取;假使我有千條性命,絕不留一條不給中國。」更重要的是接下來常被忽略的這一句,它才是宣教的核心神學:「not China, but Christ!」──不是為中國,而是為基督!

猶太事工的基本原因,不是為猶太,而是為基督;因此,基督徒就偎在拎著整個地球這顆西瓜的基督這邊!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