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編譯張廖婉菁╱報導】美國芝加哥夏夜的帕爾默廣場公園(Palmer Square Park)一角,有十多人坐在野餐墊上,孩子們在旁邊的遊樂場中玩耍,年輕人則在草皮上玩飛盤。野餐墊上的某個人,拿出一塊口袋餅(Pita)掰成兩半說道:「這是我們的身體」,接著把餅遞給隔壁的男士,其餘的人也一一照做。原來,這並非是一場尋常的野餐,這是教會!舉辦這次晚餐聚會的根與枝教會(Root & Branch Church)稱其為「款待宴」(Welcome Table)。
全美日益風行的聚會形式
美國最近越來越風行的「晚餐教會運動」(The dinner church movement)。不分教派,不論保守或先進,不管城市或鄉村,現在越來越流行舉行這種活動。這可不是敬拜後的百樂餐(potluck),而是這種晚餐聚集本身,就是一種敬拜的形式。
深入研究這股風潮,並出版了《我們將飽餐一頓:反思晚餐、敬拜與神的團契》(We Will Feast: Rethinking Dinner, Worship, and the Community of God.)一書的作者坎黛兒·范德史萊絲(Kendall Vanderslice)指出:「晚餐教會基本上不是什麼新發明,更不是什麼酷炫的新派教會,因為教友一起用餐本來就是教會生活的重心。自始食物與信仰就密不可分,畢竟上帝自塵土造人後,就允許大家享受世上的一切。」
效法最後的晚餐
再者,對基督徒而言,這樣的聚會形式也效法了耶穌和門徒共進最後的晚餐,這正是教會早期的模樣。范德史萊絲表示:「耶穌傳道的故事就是藉著吃飯做事工。這不單是吃吃喝喝,也是件開心愉快的事,也關係到建立團契。」
僅管晚餐教會並非新鮮事,但范德史萊絲認為,這股晚餐教會運動正在發揚光大,在渴望擁有關係與人生意義的千禧世代間尤其盛行;因為這能滿足他們對於「團契的深刻需求。」儘管所有的世代都會感到孤寂,但這個世代的孤寂感,有部分是源自教會不把團契當作教會生活的重心。
范德史萊絲在2015年攻讀波士頓大學食品研究碩士學位時,開始研究這個議題。她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每週四到波士頓市郊的簡約教會(Simple Church)參加晚餐敬拜服務。待她完成論文時,已認識了大約30個類似型式的聚會。很快她就數不清楚每週到底有多少教會舉辦晚餐教會了。而且,這些晚餐教會的內容與服務的團契也有各自的特色,沒有一體適用的模式可以應用在所有的教會上。
晚餐教會有各自的特色
有的晚餐教會習慣在餐廳聚會,有的則選在花園,一塊享用自家栽種的美食。不過,范德史萊絲去過的晚餐教會多半是受到位於紐約布魯克林區的聖呂底亞教會( St. Lydia’s)的啟發。這所成立十年的路德派福音教會的牧師艾莎·馬蒂(Elsa Marty)表示:「當初教會的創辦人艾蜜莉·史考特牧師(Rev. Emily Scott)發現紐約人居然很少一起吃頓家常飯,但又覺得一起吃飯有助於培養友誼,所以便以聚餐的形式建立了敬拜服務。我很開心看到晚餐教會能在全美遍地開花。」
目前聖呂底亞的晚餐教會採雙週制,每次約2小時。大家會一起吃晚餐、讀經、唱讚美詩歌,聊聊心事,聆聽簡短的佈道與參加者的見證等,最後一起收拾乾淨後才算結束。此外,針對有孩子的家庭,每個月還有一次格子鬆餅聚會服務。
馬蒂牧師表示:「來的人有些在教會長大,但卻想要不同的聚會形式。有的人則是因為偏好可以深入互動,而非坐在教堂後排椅子上而來。因為這樣真實的人際互動,對於沈溺電腦螢幕的千禧世代很有吸引力。」
吸引不進教堂的千禧世代
隸屬基督會(Christian Church Disciples of Christ)分支的根與枝教會牧師提姆·金(Tim Kim)表示:「我們因聖呂底亞的啟發,於6年前開始舉辦晚餐教會。一旦會眾開始增長,教會自然得想辦法確保大家能敞開心胸的分享與認識彼此。其實,來參加晚餐教會的教友中很多是千禧世代,常自認是教會的局外人,無法融入傳統的教會或聚會形式。部分參加人士雖在教會長大,卻受到不良的神學教導或遭排擠。來的人中有些甚至不見得會自稱基督徒,但對於在團契中摸索信仰這個大哉問卻很有興趣。」目前根與枝教會隔週輪流舉辦「大團圓教會」(All Together Church)與「款待宴」的敬拜服務。
金牧師表示:「上帝就像一個萬民拼貼而成的馬賽克像(mosaic of people)。我們可以在遇到的每個人臉上見到上帝的一小部分,這些馬賽克碎片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完整的上帝形象。」(資料來源:Christianhead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