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聖經學一堂變與新的功課】面對2020變局無比恐慌?莊育銘:裝備現在,改變未來
檢舉
亞伯蘭及摩西也曾抗拒變動
面對2020這個充滿「變」局的新年,怎麼跟著聖經學一堂「變」與「新」的功課?國際讀經會台灣總會《每日研經釋義》教師、淡江教會主任牧師莊育銘受訪時表示,「新」年伊始,台灣及世界就面臨武漢肺炎疫情蔓延的「變」局。而武漢肺炎之所以造成人心無比恐慌,正因為致病的新型冠狀病毒充滿「未知性」。
事實上,就像耶和華當初呼召亞伯蘭(亞伯拉罕)以及摩西時,亞伯蘭和摩西起初也因為「前途未卜」的憂懼而抗拒,後來他們順服也就蒙福。莊育銘鼓勵大家,面對未知的變局,首先要做到「改變,從我的心開始,方能開創新局」,而這也是神藉由羅馬書十二章2節「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給我們的提醒,而心意更新而變化的關鍵,不是倚靠自己的經驗、勢力及才能,而是「察驗何為神的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靠著聖靈的幫助面對變局和創新。
當初以色列的百姓面臨埃及法老的奴役和逼迫,以色列百姓也很想改變這種生活,但沒有任何一個人想要做「帶頭者」。其實在華人社會,也有「棒打出頭鳥」的文化,對於踏入任何一個不熟悉的領域和環境,或是去做一件「新事」,很多人也都是心生怯步的。很多人都怕若從自己帶頭做,會成為先「壯烈成仁」的砲灰。從出埃及記三章10節的記載,當耶和華向摩西顯現,打發摩西去見法老,把受壓迫和奴役的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面臨這樣的「變」局,摩西第一時間是用「我是甚麼人,竟能去見法老,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跟神推託。即便是後來摩西親眼看到耶和華向法老所行的大能及奇事,摩西依然用「法老怎肯聽我這個這拙口笨舌的人呢?」推託。
這其實不單是摩西,而是絕大部分的人在面臨自己無法掌控,且看似又大又難的變局時,都會產生的「這件事,有比我更適合的人去做吧!」的人性正常反應,莊育銘牧師鼓勵大家「改變,從我開始」,是面對不可預期的變數,開創新局的重要關鍵。
耶和華是做新事的神
此外,以賽亞書四十三章19節記載,耶和華在撿選、呼召雅各時,以「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莊育銘牧師說,教會所信的耶穌,就是這位「從無變有」始終在做新事的神,聖經創世記十二章1節記載,耶和華在呼召亞伯蘭時,是要亞伯蘭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指耶和華)所要指示你的地去」,而那神指示亞伯蘭要去的「地」,對於亞伯蘭來說,是充滿未知性的,而離開本地、本族更是充滿「變」動的,而耶和華給亞伯蘭祝福就是「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
對於淡江教會來說,要在淡海新市鎮建新堂,也猶如是充滿不可知變數的「在沙漠開江河」的信心旅程。面對完工獻堂的日期日漸接近,在農曆新年前夕,莊育銘牧師在淡江教會行政辦公室的大門寫下「裝備現在,改變未來」八個字。
莊育銘牧師說,新堂獻堂後,不是Finish,而是下一個階段新局的Start,因為新堂的落成只是「硬體」(指建築物)的更新,但要把神託付的事工做好,更重要的是「做事的人」自己有沒有「心意更新而變化」?先updata及裝備好自己去迎接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局,莊育銘牧師直言,包括基督徒在內,很多人對於自己的處遇和現況感到不滿意,想要去做出改變,但卻只是停留在「言語和舌頭上」;就像是以色列人不滿在曠野的遭遇,但只是不斷地發怨言,這是於事無補的。
所以他的看見是,求新求變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傳承」,就像以利亞帶領、成全以利沙。
兩代合一面對變局開創新局
「無論是教會還是社會,在邁向變和新的過程中,不是把前人過去的努力全部推翻,而是兩代合作一起開創新局。」莊育銘牧師說,列王紀上二章記載,以利亞乘旋風升天去的時刻,以利沙穿上了以利亞掉下的外衣,當時以利沙所面臨的是一個充滿變局及不確定性的年代,對於以利亞的升天離去,以利沙的心中是充滿恐懼的,但當以利沙穿上了以利亞的外袍後,他知道「感動以利亞的靈感動以利沙了。」由古窺今,在現今這個快速變動的世代,能夠開創新局的關鍵,莊育銘牧師認為是「兩代之間雖然有差異,但要學習以利亞和以利沙找到共同的異象,一起向前行。」
莊育銘牧師說,以淡江教會在淡海新市鎮的新堂為例,裏面就設有基督教研究智庫、台灣基督教社區事工發展協會以及婚禮教堂等新創立的事工,其中,婚禮教堂就是看到適婚年齡的男女對於在教堂辦婚禮,甚至不惜遠渡重洋到千里之外的海島教堂的舉措。
「當我提出在淡江教會新堂設婚禮教堂的構想時,很多人質疑他,這對於新人信主有何幫助?」莊育銘牧師相信「只要來到教會辦婚禮,神就有在人心動工的機會」,莊牧師說,在淡江教會新堂辦婚禮的新人不一定要是基督徒,唯一的要求是「需要接受教會的婚前輔導課程」。而辦完婚禮之後,淡江教會也會持續提供「婚後更新」的幫助。
牧師同樣需要心意更新
莊育銘牧師說,教會都知道台灣已經邁入不婚、不生的少子化危機,很多牧師也對會友發出「教會要為主得著年輕人」的召集令;但很關鍵的是,太多的時候,我們是「在教會裏等著年輕人自己走進來」,而不是我們怎麼貼近年輕人的需要,走出去「擁抱他們」,甚至連自己教會的年輕人都「出走」(指離開教會)。
莊牧師說,像他就鼓勵自己所牧養的年輕人,對牧師有意見,歡迎來找牧師「對話」。有年輕人就挑明對他說「牧師,你對世代資源分配不公,我這一代跟你那一代相比,有努力也不一定有成績的現象有何看法?」莊牧師說,上一代的牧者要接受這世代的年輕人最大的挑戰就是:「他們對於自己有疑問或是有意見的事,是會有話直說的」。他們不是要跟上一代對立,而是對於「對話」有著更深的需求。牧師自己也要在這「變」動的世代,心意更新而變化,帶領教會開創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