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6 基督教論壇報 / 閱讀活水

【40天大齋期今起展開】台灣聖公會主教張員榮:面對疫情恐慌 大齋期回轉向神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李容珍 追蹤
張員榮主教主持聖餐禮(李容珍/攝影)
【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二月26日是教會所謂的「聖灰星期三」(Ash Wednesday),又稱「大齋首日」(First Day of Lent),此時期是信徒齋戒克己、禁食禱告、強化靈修讀經、認罪悔改,並儲蓄慈善專款,以備在受難日賙濟貧困、發揮善心。

台灣聖公會張員榮主教受訪時表示,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世界各地蔓延,許多人都在恐懼當中,不知道誰是傳染源?適逢大齋節期,我們特別需要好好回到上帝面前悔改反省,過去不論是與神或與人的關係如何?不要再活於不安恐懼中,乃是領受從神而來的平安。

大齋節期的源起為何?又怎麼算?他說,每年教會訂出「復活節」之後,往前推6週(每週以6天計算,星期日不計)再加4天,合計40天,是四旬期(大齋節期),英文稱為Lent。大齋首日,一定是星期三(復活節往前推六週還是星期日,再往前推四天必為星期三)。

4201_台灣聖公會主教張員榮_面對疫情恐慌_大齋期回轉向神

40天四旬期特別意涵 更新迎春
大齋節期40天的意思,源於教會為了紀念耶穌基督在曠野40天,以上帝的話粉碎了魔鬼試探,以及舊約聖經記載了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的摩西在西乃山上40天日夜不吃不喝,為領取上帝十誡聖訓,還有先知以利亞徒步行走40天到上帝聖山取得拯救以色列民的信息;因此,稱此40天為「四旬期」。

他說,Lent的原意有春天(Spring)的意涵,正符合中國人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的精神;教會在四旬期期間,鼓勵信徒以歡欣的準備,積極的慕道、更新,彼此和好,來迎接主耶穌的復活。

四旬期的精神也包括了歸向上主、悔改更新所做的仁愛工作,和祈禱克己;而克己的方法也包括以齋戒祈禱來清除私慾,律己培德。所以四旬期在傳統上也稱大齋節期。當然,40天的齋期,並不是說每天都守齋,而是按每地不同的習慣,在這時期內的一些日子守齋祈禱。

大齋首日根據新舊約自卑悔改
張員榮主教表示,大齋首日是根據約珥書二章12-19節:「耶和華說:雖然如此,你們應當禁食、哭泣、悲哀,一心歸向我。你們要撕裂心腸,不撕裂衣服。

歸向耶和華──你們的神;因為他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或者他轉意後悔,留下餘福,就是留下獻給耶和華──你們神的素祭和奠祭,也未可知……耶和華應允他的百姓說:我必賜給你們五穀、新酒,和油,使你們飽足;我也不再使你們受列國的羞辱。」和馬太福音六章1-6節;16-21節──「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你們禁食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臉上帶著愁容;因為他們把臉弄得難看,故意叫人看出他們是禁食。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 所設立的節期,象徵人的悔罪,祈求上帝赦罪之恩。

他說,傳統上,大齋首日要舉行禮拜,牧師並在信徒額上塗灰,作為懺悔的象徵。

靈修思念主愛 迎接主復活喜樂
張主教說,原來教會定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的第一個主日為「復活節」(Easter),而在「復活節」前40天稱為四旬期,而每年春分均在三月20日附近;今年的春分就是三月20日(農曆二月27日),因此春分後的月圓是今年的農曆三月15日,即國曆四月7日,故月圓後的主日(星期日)正好是四月12日,所以今年的四月12日為基督宗教的「復活節」。

他也提到,在西方教會的傳統,星期日是不守齋的,而所謂「守齋」,當時是指當天日落後才吃一餐;而且齋戒是一種操練,目的為自省、律己、聽從主的聖道,與上帝及人和好,履行正義及愛德,並且不斷祈禱,抵抗魔鬼誘惑,好能死於自我、活於基督。故此,四旬期強調整個人重徹底的心歸向上主,是靈修準備的節期,以便迎接主復活的喜樂,這段時間是非常重要又深具意義的。不然,復活節也只不過是另一個慶祝而已。

張主教表示,四旬期不但是慕道友洗禮前的學道班 (Catechism)學習階段,也是一般信徒靈修、思念救主愛世人、為世人犧牲捨命的恩典,重新與主建立親密關係的靈修節期。它是信徒靈修的一個歷程,幫助我們謙卑順服,並仰望等候和盼望復活的喜樂和轉化的能力。盼望我們每一位主內同道與慕道友在此期間,多做自我反省,讀經、禱告,與人與主和好,回到上帝面前敬虔度日。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