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阻隔不能聚集 米蘭教會牧師談線上牧養一同面對苦難
檢舉
教會對弟兄姊妹的探訪和關懷輔導,同樣透過線上進行。基督教米蘭華人復興教會黃愛敏牧師受訪表示,面對疫情的苦難,我們對愛的表達方式要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雖然疫情拉開人與人的空間距離,但在屬靈大家庭中,弟兄姊妹還是有機會透過線上,做更多的連結,更加彼此相愛。
崇拜、特會、培靈直播 愛沒有距離
截至四月16日,義大利確診16萬5,155人,死亡高達2萬1,645人。疫情使教會聚會全都停止,人與人之間無法見面。黃愛敏牧師說,疫情中,人與人之間都被隔離,大家不免困惑,在這樣的狀況中,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如何聯繫?教會又如何牧養弟兄姊妹?他們在歐洲,從來沒有想到過有一天會「不能有聚集式的聚會,而且完全採用線上崇拜」。
他說,雖然教會活動已經完全改為線上進行,但是弟兄姊妹還是需要一段適應期,應該加以教導。因為上帝的本性就是愛,「上帝的愛,是不受外在時空的限制」。
從聖經神學來看,愛的對象是獨一的神和人,無論從申命記和耶穌的教導來看,愛神和愛人都是核心的誡命。因此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會限制我們與神、與人之間愛的互動,包括神對我們的愛,以及我們對神愛的回應,也不影響我們與他人的關係。
過去我們用握手、擁抱、團契……來表達愛,對鄰居用打招呼、微笑等近距離的表達方式,把神的愛活出來。但在疫情下,人與人之間要保持距離,我們改成透過網路連線,來表達我們對神與對人的愛。
有些教會執事擔心全改直播後,未來回到實體聚會時,會友會走光。關於這點黃愛敏牧師並不擔心。他說,以米蘭華人復興教會崇拜出席人數來看,比過去教會聚集人數還要多很多,原本來教會的家庭成員只有一兩位,現在全家都參與崇拜。有些新朋友不喜歡到教會,但若有人在家裡上線,也就會自然跟著崇拜。
線上連結更體現聖徒相通
至於週間原本相當頻繁的小組、團契和牧區的週間服事,就由教會透過微信統一發給他們視頻,由同工帶領。由於大家都宅在家裡,所以週間有更多的聚會。週間的團契、小組和查經,也不受影響,甚至聚會增加。對於牧者來說,因為要預備很多信息和資料,會比平常忙碌。
但黃愛敏牧師坦言,少數60歲以上的會友較受到影響。因為他們不習慣網路操作。另外是小朋友上網,比較不能集中注意力。不過最近三個主日,小朋友也開始習慣,對網路有新鮮感,在半個小時內,也很認真地上課和互動。整體而言,他不認為疫情會讓會友減少。甚至若有一天回到教會聚會,依照目前調查情況、弟兄姊妹的回應,人數應該不會受到影響。
他說,一般認為線上崇拜是虛擬崇拜,但他認為,「線上崇拜也是崇拜」,因為教會原本是無牆的聖徒群體,不僅與現在認識的聖徒相通,也與不認識的聖徒在基督的愛與聖靈、聖道中相通,線上聚會讓弟兄姊妹更深刻體會聖徒團契。
平時背使徒信經時,提到「聖徒相通」多半指在場認識的人,當變成線上崇拜和線上特會,再去思考「聖徒相通」時,反而體會更深刻,彼此關係更緊密。
看見天國價值 為疫情後危機做好預備
黃牧師說,從教牧關懷的角度來看,教會的核心價值是傳福音,建立神的國。上帝的心意要讓祂的子民在苦難中,在人群中活出天國的價值觀和生命,讓教會成為社會的盼望,看到上帝救贖的偉大,人人成為愛的見證。教會在疫情中可以發揮的價值,包括捐贈防疫物資,不但展現天國價值,更讓愛在疫情的處境中展現出來。
他也談到,疫情一開始,大家難免會緊張,之後透過大家彼此關懷,尤其是每個小組長都很負責地在週間與組員互動,勉勵鼓勵和關心,使得會友之間更為合一。
最近他開始分享「疫情之後的危機」相關信息。特別是對職場的弟兄姊妹,或是開店、投資事業的弟兄姊妹,可能面對失業或破產危機。
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他要透過信息去幫助他們,從神國的觀點來回應現實的狀況。這次的危機是過去從未有過的。這次「疫情」是神給我們的小考試,主再來之前,全球性的危機只會愈來愈多,愈來愈頻繁,我們需有面對的心裡準備。
黃牧師提到,疫情帶給教會正面價值是:一、弟兄姊妹經過疫情後,應更委身教會,特別是屬靈的大家庭。
二、我們身處的是動盪的世界,每一次的動盪,很多東西都消失不見,讓人對永恆有更多的盼望。三,教會的牧養和宣教策略必須更能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
疫情的苦難,讓弟兄姊妹更加彼此相愛。當死亡人數攀升時,弟兄姊妹意識到生命脆弱,我們需要更倚靠主,生命彼此取暖、彼此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