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5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劉銘恩專欄】瘟疫過後,你的世界刪除了誰?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編採 追蹤
◎ 劉銘恩(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

疫情趨緩?至少你我身邊的人都這麼覺得。大家開始期待著恢復昔日可以到處趴趴走的計畫,可以正常做生意的榮景,可以不必繼續花時間思想怎麼領口罩的日子。然而,殘酷的事實是,全球感染人數就在這幾天突破五百萬。每天增加的確診人數仍接近十萬人。每一天,仍然有近五千人向這個世界道別。

這場疫情帶出另一個可怕的心理狀態。疫情初期,當感染人數開始增加,當你發現自己身邊的口罩庫存快要見底,當你驚覺幾天前你和不停咳嗽的同事共用過同一個電腦鍵盤,你會努力勤洗手,蒐集口罩,自我隔離,正常作息,為的是不要讓自己陷入染病的風險中。你開始每天關注疫情變化,肉搜確診個案去過的路徑,獵巫式的責罵那些把病菌帶進國內的人。

但是只不過過了一百天,你的緊繃神經開始鬆懈了:覺得病毒應該會自動消失,確診數字是多一個或少一個零對你毫無意義,甚至還有人懷疑,這場疫情是不是一個被全球政客操弄的虛擬遊戲...。我把這種心理狀態叫做”麻木症候群”,常見的思維與表達如下:

“多死一個人? 關我什麼事?” “失業人數暴增?還好我還有工作可以做就好了。”
“某某朋友住院手術?群組貼個打氣貼圖就好了,反正疫情關係也不用去探望他。”
“住在安養院的爺爺奶奶?用視訊和他們揮揮手就好了,看不到也沒辦法。
” “我在意的是,我哪時候可以再次出國血拼,打卡分享美食和拍照當網美?”

這場瘟疫,讓更多的人宅在家裡,過著只要我還活著,其他都不重要的全新世界裡。這世界裡許多的苦難,哀愁,掙扎,分離,就像電玩裡的一個delete鍵,只要輕輕一按,就會從你的記憶裡消失。

這種症候群的經典表現,在西方國家的社群推特中,出現了一個令人震撼的字眼來形容新冠病毒: “Boomer Remover”(嬰兒潮消滅者)。

病毒會消滅誰?
“Boomer”指的是二次大戰後1945到1965年出生的長輩,用我們熟悉的字眼就是所謂的「四 年級生」,大約就是現在年齡六十五歲以上的年長者,它已經成為概念下的”現狀主義者”。 2019下半年,許多歐美的青少年對於沒有耐心理解與和他們對話,但又在某些領域握有所謂權力的年長者,用“OK,Boomer”(好了,老人家!)來表達他們對這些人狹隘、落伍、判斷負面、居高臨下的態度時,心中的無奈與可能的憤怒。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許多年輕世代(泛指1980年以後出生者)更用“Boomer Remover”(嬰兒潮消滅者)稱呼新冠病毒,這是因為COVID-19大流行初期的大部分死亡者是老年人,而產生的刻薄笑話。

當然這是個對疫情的誤解,根據北美註冊機構Virtual PICU Systems的統計,如果多達25%的美國人口被感染,到2020年底之前,冠狀病毒將使50,000名重症兒童住院,其中5,400名危重病患者需要使用到呼吸器。這代表病毒不會只有對年長者帶來生命的危害,而是對每個世代,每個人。

然而,這更是一個凸顯世代差距,或者說是世代之間缺乏彼此尊重與聆聽的代表作。年輕人想要用這個詞兒告訴年長者,他們的時代,更具體地說,是他們的想法的時代已經過去,他們應該停止試圖統治世界。他們需要對這個世界許多的災難:貧富差距,無殼蝸牛,軍備競賽,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地球暖化,對藍領階級的剝奪與利用,糧食危機...,負上該盡的責任,remover 一詞只是代表某種公義的彰顯,讓世代交替的日子早點來到。

這個詞用起來看似毫無同理心,更讓許多有年長親人因疫情而離世的人感到悲傷,並對這些人看輕別人的生命價值而感到痛心。但是,這種對別人生死麻木甚至是嘲笑的心態,是疫情出現之後 才有的嗎?

兩千年前就有「麻木症候群」 我想起新約聖經裡,這段耶穌說的話:(馬太福音11:16-17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經文)

“至於這世代的人,我要拿甚麼來比擬呢? 他們正像在街上玩耍的孩子,其中的一群向另一群喊說:『我們為你們奏婚禮樂曲,你們不跳舞!我們唱喪禮哀歌,你們也不哭泣!』”

原來,每個世代都充斥著麻木症候群的人們!
當耶穌以孩童在街市上以「喪禮模仿遊戲」(類似你看到瘟疫蔓延時刻,網路上還有人大跳抬棺舞一樣),以及「婚禮模仿遊戲」為比擬(也許當時,耶穌正看著一群孩童在街上玩耍),讓你感受到人心可悲的真實面時,祂其實在告訴我們,這個症候群的四個特徵:

(1)得過且過
你發現這段日子,你身旁有許多人正是這樣消磨時間嗎?
正如路旁嬉戲的孩童,招呼同伴扮演起「婚禮遊戲」,卻沒有人會隨著吹笛的音樂起舞(因為充滿絕望與恐懼),或是改玩「喪禮遊戲」,卻沒有人為逝去者感到哀傷(因為那些亡者只是一個遙遠的數字),反正過了一天算一天,思想人生的意義讓你感到太沉重,尋找人生的解答讓你提不起興趣。於是,你對笑聲與淚水,感動與悔恨都感到越來越陌生...。這場疫情,讓你看世界每個人,都戴著一模一樣,沒有表情符號的口罩。

(2)冷漠無感
如果一個個生命的逝去都讓你無感,你對什麼事還會有痛覺?怎樣的消息還會讓你感到有盼望?
如果與你生命應該是緊密相連的年長者,對你而言只是Boomer remover刪去法裡的一個數字,你還會願意去體貼配偶的需要,同理孩子的困難,擁抱因疫情失去工作者的辛酸嗎? 你也不會再為自己曾經對人的虧欠而懊悔,曾經給人的傷害與欺騙而認錯。你拒絕了任何可能在你生命中激盪出火花的關係,同時你也拒絕了永恆上帝對你的愛。

(3)自我中心
對別人生死感到麻木的人,很有趣的是,卻對自己的受虧損,受欺壓,受傷害十分在意。這也是Boomer remover這想法背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

你的生或死無關緊要。如果你的生存妨礙了我!
我的同事寄了一包口罩給美國的親人。親人收到的時候,三十片口罩只剩下一半的數量。其他一 半誰偷走了?把自己看得比任何人都重要的人!

(4)酸言酸語
聖經裡提到這群麻木症候群的人們,批評別人起來卻毫不手軟。他們嘲諷當時作為耶穌傳道先鋒的施洗約翰「不吃不喝」的敬虔生活,是因為他被鬼附身,他們也批評耶穌「又吃又喝」深入人群的親和生命,只顯示他是酒肉之徒,跟稅棍和壞人交朋友!

有沒有讓你覺得很眼熟?原來耶穌那世代,早已有與現代網路酸民功力相當的老前輩!

當然,你我也不要沾沾自喜。不論你是不是屬於Boomber的世代,當你我拒絕讓真理的光引導人生時,我們的生命就會逐步陷入麻木症候群的泥沼中而無法脫困!就像沒有人有能力,置身於新冠病毒將你remove的威脅之外一樣!

回應:給年長者的提醒
新冠疫情,其實是一個可以讓你我學習更多理解世代差距的絕佳時機。如果你自認不屬於年輕世代,並且覺得你的兒孫輩年紀的年輕人冒犯了你,你可以嘗試做下面這三件事:

(1) 快快地聽,慢慢地說(聖經雅各書1:19)
的確,年輕世代不喜歡有意見上的權威(因為這樣你就無法認真聽懂他內心的真話),想要推翻你根深蒂固認同,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的價值觀(因為它們認為觀念需要與時俱進)。年長者的堅持與傳統價值仍有許多是禁得起時間的考驗,就像真理的本質應該不會受時空更迭而改變。

但是快快地聽這個原則,提醒我們要沉得住氣,願意讓人把話說得清楚明白,因為這代表了你對對方生命價值的看重,也承認你我都是不完美會犯錯的人,需要別人來指出我們的盲點。讓年輕世代喜歡對你暢快的表達他的觀點,而不是因為你的輩分,身分與地位,讓他必須在你面前演你喜歡看的戲。

(2) 慢慢地動怒(聖經雅各書1:19)
如果感到被冒犯時,深吸一口氣,心中默數六秒鐘,再決定怎麼回應。如果你讀過伊索寓言,想一想你面對的這個年輕人,你想成為他心中的北風或是太陽。通常這樣,你就會做出一個祝福這關係的決定!

(3)向年輕人學習
我的家族群組裡,年輕世代總能快速幫年長者分辨出哪些是假消息,告訴年長者去哪裡找到需要的資訊,還有怎樣透過網路來學習新技能。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有更多便捷的方法學習到新技能,更重要的是透過這個過程,讓年輕世代發現也擁抱你的有限與軟弱!

回應:給年輕世代的提醒
(1)陪伴年長者
如果你的家人中有年長者生病,學習定期空出一段時間去陪伴他們。如果你的家中沒有合適的人選,在你的社群中,教會中,或是來醫院報名當服務義工,你會發現,當你願意從年長者的角度思想人生的意義與該有的堅持,當你發現生命的脆弱與有限,你對你的人生規劃會找出許多不同的選項!

學習固定花時間陪伴你的父母,如果你已婚,也定期去陪伴探視你的岳父母,聽聽他們的愁苦與煩惱,這就是你給配偶最好的禮物!

(2)慢下腳步來
著名的修士多馬斯.牟頓說:「現代世界最猖狂的暴力是忙碌。」如果有機會與你熟識的年長者漫步而行,跟著他的生活節奏過日子,你可以試試看半天刻意不看手機時,你聽到了多少環繞在你身旁的寶貴聲音(當然,包括了上帝對你許多愛的言語),還有你無意中因著忙碌錯失的機會!

(3)聽生活經驗
薑是老的辣,這句話在許多場合仍然適用!當年輕世代願意聆聽年長者對生命歷程的回憶,理解年長者所堅持的信念,每次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的教會不久前預備了一個對話的平台,邀請在社會各領域的年長者提出他們可以與年輕人約會的時間,讓年輕世代可以上網勾選合適時段以及想與哪位長輩談心,因此有機會將他們心中的疑惑就教於歷練豐富視野廣闊的前輩,也讓年長者有機會聆聽到他兒孫輩的年輕人對特定事件不同的觀感與評論,並且學習同理他們的需要。這真是美好的一拍即合經驗!

一場疫情,讓世代的對立看似尖銳了起來。別忘了,這樣的對立可能就發生在你的家中,你的職場,你的群組,你的教會,或是你的好友圈內。

如果你願意在這樣的緊繃關係中「超前部署」,不僅你的世界不需要刪除誰,你更會發現,當有一天新冠肺炎疫苗問世的時刻,你不只remove了病毒的威脅,也remove了這段期間,四處蔓延的麻木症候群。

你願不願意,一起來試試看?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