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6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客神後山愛的走動 在台東馬偕撫慰憂傷心靈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編採 追蹤

【特約記者黃多加台東報導】客家宣教神學院於九月11在台東馬偕紀念醫院舉辦「後山愛的走動」活動,讓詩歌、短講、生命見證在醫院大廳傳揚。音樂繚繞在掛號處、領藥處、後診間;神學生手中的福音單張,不斷地向往來的病人和家屬分享來自上帝的愛。現場的氣氛讓人心靈平靜,充滿盼望與感動。

活動一開始,院牧部主任潘稀祺牧師首先帶領神學生追尋宣教史的腳蹤,介紹從馬偕博士和李庥宣教士到後山的宣教歷程。他說,台東的斜坡上可眺望綠島、杉原灣,藍天白雲,一望無際的碧海美景,使人心曠神怡、忘卻煩惱;駐足沈浸其中,深入了解當地的福音起源之後,才能撫慰在醫院病人心靈。

靈性關顧是重要事工
潘稀祺牧師說,醫院每天人來人往,生老病死全都在病房中表露無遺。醫院院牧在從事末期病人的靈性關顧工作上,看到生命的有限和離?時的痛苦與不捨,更加覺得讓病人?心得到「屬靈(信仰 ) 是一件重要的事工。

潘稀祺牧師說,該院的陳和泰醫師是一位視病如親,時常捐助弱勢者的小兒科醫生,正當年輕力壯、前程似錦,卻不幸罹癌英年早逝。當陳醫師癌末住院時,潘院牧特別譜作一首詩歌〈我的牧者主耶穌〉, 靈感來自詩篇廿三篇:「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希望以信仰的力量來鼓勵、安慰病痛中的人。

後來陳醫師便在教會牧者及眾弟兄姊妹的關懷、代禱中,受洗成為基督徒,並從主耶穌基督信仰中找到倚靠的力量,勇敢面對病魔,坦然接受死亡,安詳地歸回天家。

潘院牧說分享,主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十一章28節)人跟花草沒有兩樣,草會枯萎、花會凋謝,但是上帝的話語永不改變。在安寧病房中,看著許多痛失親人、失去依靠傷心的家屬,再多的言語也無法安慰失親傷痛的心,唯有上帝的話最有力量。

處處有傳揚舊恩印記
基督教與客家文化研究中心潘定藩牧師說,感謝校友劉光賢傳道和黃月英傳道夫婦,擔任此行活動的主要聯絡人;二人自107年客神畢業,在沒有同工和教會支持下,夫妻人同心從關懷探訪和客家學堂開始著手;直到去年二月,客神溫永生院長不時帶領同工到後山協助,開啟醫院福音之門。因此夫妻二人就成為對外聯絡窗口,期盼影響人願意和他們一起進到醫院病房,用福音安慰憂傷心靈,並盼望日後客神的學弟妹一起跟進。

潘定藩牧師說,從潘稀祺牧師介紹李麻牧師宣教腳蹤的踏查,認識到台東是一個多元族群(原住民七族、平埔族、客家、漢人)融合而居的城市。而每個族群都是神所愛的子民。在地的人用自己家鄉話說著在地的故事,最能感受到上帝的恩典,是充足而豐富的。

因著百年前宣教士所留下的生命貢獻,才有今日完善的醫療。在台東,處處都有宣教士帶著傳揚救恩的印記。潘牧師說,一位神學生在發福音單張給候診的婦女,那人馬上辨識出神學生的客家口音,有種他鄉遇故知的雀躍,話匣子就打開,滔滔不決聊起。婦人因兒子出車禍腦傷嚴重,哀傷地食不下嚥。她說自己沒有宗教信仰,也不明白基督教,但她希望牧師能為她的兒子禱告,她相信禱告會帶來祝福。

潘牧師說,雖然婦人不認識神,但相信祈禱的力量,於是就按著她所需為她禱告,如同耶穌說:「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我渴了,你們給我喝;我在異鄉時,你們收留了我;我衣不蔽體,你們給我穿;我患了病,你們照顧我;我在監獄裡,你們探望我」(馬太福音廿五章35-36節)

客家宣教神學生何承翰隊長說,他自幼在美濃成長,還能說起流利的南部客家話;此次帶領12位同學來醫院佈道,使他深刻明白有客家鄉親在的地方,一定要用客家話講福音給客家人聽。

這打破了長年累積的語言和族群鴻溝,拉近距離,建立關係,讓鄉親們覺得親切又熟悉。當同學們在醫院發福音單張走動時,許多客家鄉親主動前來問候「客從何處來?」一聽見是龍潭、關西、苗栗……就相見歡、淘淘不絕地說起家鄉的情景、美食、節慶……。他認為,經過這次後山愛的行動,發現共同語言能帶出共同話題,進而帶入福音就非難事了。

客家宣教神學院今年畢業生高文清傳道說,這是他第二次來到台東佈道,自己是客家女婿,雖然說的是北部客家話,仍然能與台東客家人溝通。他看見醫院往來的老人居多,雖然無法一一問候,卻能同理病人和家屬的心情,他們極需要福音的大能。目前他在平鎮崇真堂服事,負責社青團契,他期盼有機會帶領年輕人一起來到後山,繼續延續宣教士的腳蹤。

客家教神學院溫永生院長說,看見神學生在後山醫院竭力用客家話傳福音,是一個很美的行動,不只是今年,明年、後年、盼望年年都來到台灣後山之地,不論各教會、機構、醫院,需要以客家詩歌、聖經、佈道,客家宣教神學院都將義不容辭地前往當地。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