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醫學及科技的進步,台灣百姓的平均餘命2019年已突破80歲。從50歲進入輕熟齡之後,約莫有30年的時間,可以好好規劃、經營人生下半場的生活。如何在50+之後,活出與時(指年齡)俱進,心意更新而變化、充滿創意及行動力的「後羨代人生」(指一種生活態度與方法:創造經濟餘裕後,不依賴人,過著自在豐富的老後生活。)不但自己「銀」得精采,還能滿了汁漿,而常發青;祝福他人、為神結果子?
昔半百被稱老 現在50正成熟
台灣教牧心理研究院校長兼國立台南護理專科學校老人服務事業科副教授陳宇嘉受訪表示,昔日華人社會稱年逾50歲的男女為「半百老翁(嫗)」,但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現在世界的趨勢是活出「無齡感」的態度及生活樣貌。
無齡感代表的是「不為年齡所束縛,對於人事物充滿好奇心,且勇於嘗試新事物,讓接觸到自己的人,感受不到年歲增長的老態,反而是逆齡的活力及容光煥發的生活狀態!」
人都喜歡被人稱讚「你/妳看起來比實際年紀更年輕」。陳宇嘉老師說,這就是逆齡的概念。現代人可以靠飲食、規律運動、微整型以及保養與妝容,來讓自己的外表看起來逆齡不顯老。信耶穌的人因著有信仰的支持與倚靠,每天靠著主的話語做心靈環保及排毒(指苦毒)。
陳宇嘉就認識一位已經90歲的弟兄,那位弟兄拿出自己從70歲到90歲每十年在同一地點拍的照片給他排年齡順序。陳宇嘉坦言,一時半刻其實沒辦法分辨出來,而這位弟兄的樂齡秘訣就是「活到老、服事到老」。
陳宇嘉老師提醒大家:「我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人過了50歲的生理年齡之後,骨質就會漸漸流失,所以除了注意飲食及規律運動之外,也要刻意補充維生素及蛋白質的攝取。
因為雞蛋的蛋黃是很天然的蛋白質補充品,規律的運動,如日行一萬步,都是很好訓練肌耐力及調節呼吸、促進活力的做法。陳宇嘉老師也鼓勵50+之後的熟齡族,可以定期擔任志工,這樣可以訓練時間管理,也可以持續跟社會的脈動結合,不會脫節。
今年66歲的陳宇嘉說,原本他自己的人生規劃是在學校任教到65歲,就要退休了。但神讓他在接觸台灣教牧心理研究院的過程中,看到教牧諮商領域的重要性。在聖靈的感動及師母的支持下,他就接下校長的職務,雖然要台南、台北兩地跑,但「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既然神還要用他,他就順服。
迦勒年輕預備 年長時做出貢獻
「基督徒的後羨代人生,不僅只是有益於自己,更要成為他人的祝福。」陳宇嘉說,他很喜歡聖經中的迦勒,不是因為迦勒在85歲的時候還能身強體健,領兵出戰,而是迦勒從年輕力壯的時候,就不斷預備自己。
最關鍵的就是,迦勒不以既有的成績為滿足,他心中的懸念是,「還有很多未得之地。」聖經裏提到迦勒是「專一跟隨神」而且不怕迎接未知挑戰的人。迦勒從40歲開始預備自己到85歲,不單是鍛鍊身體及專業,更追求靈命增長。若從現今的「無齡感」趨勢來看,迦勒是最佳的實踐者及代言人,也是基督徒邁向後羨代人生可以效法的榜樣。
穩定服事讓人有活力
台灣信義會監督、板橋福音堂主任牧師張復民受訪時表示,聖經中的雅各也是當今教會信徒可以效法的榜樣。雅各在年少時,把所遭遇到的困苦及環境,全化成了後來成為祝福出口的動力。雅各及迦勒雖然人生境遇不同,共同的特質就是「順服神的帶領」。年老時的雅各,不但成為家族的祝福、更成為眾人的祝福。
張復民牧師的媽媽今年已經94歲,張媽媽是在76歲的時候由張復民牧師領信主,現在仍然穩定在教會讀經及靈修,而且身體勇健。
張復民牧師說,他的教會還有一位81歲的弟兄,在70歲信主後,活出「在後的,要在前」的傳福音活動力,現在還擔任教會小組長,一領一帶人信主;而神也祝福這位弟兄,因為熟齡人生有目標和動力,現在也耳聰目明,活出逆齡人生,成為很多教會弟兄姊妹效法的榜樣。
日行萬步 持之以恆 維持動力
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理事長鄭信真牧師表示,無齡感的後羨代人生,其實就是「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命記卅三章25節)的生活及生命態度的實踐。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四章16節也明白提醒,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肉體逐漸衰殘,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但保羅的內心卻能靠著信仰的幫助一天新似一天,這就是與時俱進,持續心意更新而變化,活出充滿創意及行動力後羨代人生的榜樣。
鄭牧師說,他已經年逾 70歲了,但仍然用上帝過去預備的神學及財經專業裝備,致力於身障及銀髮長照的雙福(福音、福利)關懷與政策推動與倡議。
他也維持每天日行萬步的運動習慣。他說,雖然自己的膝蓋開過刀,但因著這樣持之以恆的運動習慣,身體的健康也愈來愈逆齡發展。至於退而不休的服事模式,讓他的體力和腦力都持續維持在充滿活力及動力的狀態,鼓勵熟齡族一起來試試。
【日子如何,力量也必如何】效法迦勒預備自己銀得精彩 50活出後羨代人生
檢舉
「熟齡」象徵一個人50歲之後,生活、事業及心靈等層面都成熟的階段。很多人進入熟齡階段後,不但自己樂活、充實度日,也成為他人的祝福。熟齡象徵的不是老化,而是人生下半場開創新局的另一個起點。
這一期的專題,透過一群熟齡者靠著信仰的幫助,蒙神祝福豐盛有餘的故事,鼓勵大家人生下半場仍要「銀」得精彩,成為祝福。
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命記卅三章2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