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6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基督徒如何面對戰爭? 從信仰看戰爭正義與倫理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謝宜汝、梁敬彥 追蹤

【記者謝宜汝、梁敬彥/整理報導】自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事以來,引發國際輿論撻伐,雖然大多數西方國家和媒體支持烏克蘭,但也有部分民眾為俄羅斯發聲;而全球和台灣的基督徒,究意要站在什麼角度,思量這場國際戰事?

美國正道福音神學院倫理學資深教授羅秉祥,日前在創欣神學院舉辦的BC講壇,以「基督教戰爭倫理學與烏克蘭」專講。從宏觀的角度、多方引經據典,探討現今的國際政治局勢與烏克蘭戰爭,並提供基督徒角度,可以如何來看待俄烏戰爭?

羅秉祥教授引用王明道牧師在1936年發表的「世界究竟能不能有和平呢?」表示,聖經啟示我們,這個世界一定會愈來愈糟,且戰爭愈來愈多,到末了還有一場大災難。面對戰爭,基督徒更要「拚命傳福音!讓人都回到主的面前,止息災禍」。

美國正道福音神學院倫理學資深教授羅秉祥。(網路截圖)

他也引用另一位教會領袖倪柝聲,在「基督徒對國家社會的態度」中提到的話:「我們今天就是好好做基督徒,不必想去改變政體、改變社會,要做的就是好好地、靜靜等候主的再來。當主耶穌第二次再來的時候,一切的問題都要解決。」

羅秉祥教授說,王明道牧師及倪柝聲弟兄都是對華人教會影響甚深的教會領袖,但他們面對發生在中國土地上的日軍侵華戰爭,因當時的時空背景影響,兩人都傾向「基督徒不要管戰爭,而是要努力傳福音」。

羅秉祥教授並從奧古斯丁的「正義戰爭論」,來談「基督教戰爭倫理學與烏克蘭」。他表示,戰爭不是一種「因為對方做得不好,而去懲罰另外一個民族、國家的手段」。戰爭要在道德上合理,需有以下的條件:

民眾前往悼念扎波羅熱核電廠死者。(翻攝自FB@The New Voice of Ukraine)

一、開戰的正義:正義的原因、正當權威、正當意圖、最後途徑、以和平為目標、衡量利害得失為正比、合理的成功機會。

二、作戰的正義:比例原則,使用武力不能過度、分辨戰鬥與非戰目標,不故意直接傷害非作戰人。遵守國際公法、合理對待戰俘、不作邪惡行為、不作相應報復。

三、戰後的正義:比例原則、分辨相關的目標、幫助戰敗國重建。

對於沒有正義理由的開戰,羅秉祥教授說,這不單是倫理學的探討,更牽涉到國際法的範疇。在聯合國憲章第二條第三、四點提到「各會員國應以和平方法解決其國際爭端,俾免危及國際和平、安全、及正義」,以及「各會員國在其國際關係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或以與聯合國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會員國或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

二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領土。到了三月2日,聯合國譴責俄羅斯議案:141贊成、5反對、35棄權;幾乎八成支持譴責,在國際輿論下,俄羅斯的開戰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在普丁的宣戰演講中,認為北約進一步東擴,北約是美國的外交工具,並認為美國想對付俄羅斯,再加上烏克蘭歷史上曾是俄羅斯領土,若烏克蘭加入北約不僅威脅到俄國家利益,甚至威脅俄國主權。

逃到斯洛伐克的難民。(FB@Ministerstvo vnutra SR2)

觀點不同的開戰正義
羅秉祥教授說表示,從開戰的正義上,也可以看見學者之間觀點不同。國際關係「新現實主義」學者John J. Mearsheimer認為,烏克蘭危機乃北約東擴造成的結果,俄羅斯霸權範圍受到威脅,認為要消滅這個威脅,是「大國政治定律」。他表示,烏克蘭危機是北約及美國造成的。而東歐學者Jan Smolenski反駁,東歐諸國的共同歷史經驗:被俄羅斯壓迫了近百年,是這些小國主動要求加入北約,並不是北約本身有內在定律必然東擴,這個「大國政治」理論,只是為美國及俄羅斯服務的「大國霸道有理」。

從1994年俄羅斯葉爾欽血洗車臣共和國,鎮壓其獨立運動來看,中、東歐國家聞風喪膽,緊急要求加入北約。蘇聯解體之後,過去的版圖一個個進入西方國家的懷抱。有些俄羅斯人感受到歷史屈辱。直到2000年普丁當選總統,面對俄羅斯內外這麼多問題後滿懷怨憤,深覺俄羅斯出現種種內外政問題,皆源於受西方國家欺騙,把矛頭都指向美國。

羅秉祥教授指出,雖然美蘇關係持續轉壞,但一直都不是入侵烏克蘭的主因。入侵前數天,普丁再次宣稱,「烏克蘭歷來都是俄羅斯的一部分」。很多學者同意,消滅獨立的烏克蘭共和國,才是這次侵略的真正原因。

學者提摩西.史奈德(Timothy D. Snyder)指出,在蘇聯時期烏克蘭和俄羅斯早已是分開的,但普丁認為烏克蘭一直是俄羅斯的一部分。普丁夢、俄國夢,是斯拉夫民族偉大的復興:一個民族、一個帝國、一個元首。羅秉祥教授指出,若俄羅斯真的視烏克蘭人為俄羅斯人的同胞,又何必讓烏克蘭滿目瘡痍、玉石俱焚,在腥風血雨中回歸祖國?普丁無法忍受烏克蘭人民選擇了西方,而不是選擇俄羅斯,使俄羅斯丟臉。

無家可歸的難民。(FB@Ministerstvo vnutra SR2)

傳福音為治本  仍須治標防止犯罪
基督徒應該如何回應?如何防止、阻止戰爭?羅秉祥教授指出,「罪惡在人心深處,只有消滅人的罪性,才能防止戰爭及其他社會罪惡。」因此基督徒仍然要傳福音,但傳福音是治本,還得治標。尤其可以看到,普丁是虔誠的東正教基督徒,十字架經常戴在脖子上,但是耶穌所傳和平的真理,是否真的深植他的心?

因此,治本在人類社會推動和平、消滅人罪性的同時,仍須治標建立堤霸、防止洪水犯濫、防止犯罪。社會需要法律、監獄及警察做為阻嚇。為防止野心家侵略其他國家,仍須有足夠軍事力量隨時予以痛擊,軍隊抗衡軍隊、武器抗衡武器,以力抗力,以戰止戰。

羅秉祥教授指出,今天這個局面是經過漫長的時間而成形的。人類歷史反映人性的光明及陰暗面,改變歷史進程的重要人物並非皆是冷靜、理性、精明的判斷者。尼布爾在《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指出,我們每個人都有道德感,一個人有道德感是容易的,但若是一個社會有一群人較難保持理性,就會被遊說去做不道德的事。

民眾高舉「為烏克蘭禱告」海報。(Photo by Chuko Cribb on Unsplash)

原罪讓世上沒有完美的政治
基督教所談的人性原罪,也讓人明白,人類無論設立出來的政治社會理論和藍圖,有多麼高貴和理想化,但總是會有人的自戀、自我利益因素,讓美好的事情腐敗。然而我們要迴避兩個極端,「政治是骯髒的,基督徒完全抽離」,與「某個政治立場能完全體現基督教價值觀,所有基督徒都必須贊成投入此立場」。

羅秉祥教授指出,由Rovert Kagan撰寫的《野叢林又生》(The Jungle Grows Back)這本書中指出,1945年以來人類和平的這黃金75年,其實是偏離常態的,是人為的、是脆弱的。正如同花園需要不斷打理,園藝不是一勞永逸;一旦疏忽大意,野性的叢林就會蔓延回來,這個野性的叢林才是常態。

人類歷史反映人性,在人類歷史進程中,人性保持不變,善與惡繼續鬥爭,人性的陰暗面繼續等待機會捲土重來。正如同Rovert Kagan所說「野蠻」是人性一部份,也是歷史一部份,人類的生活始終是危機四伏。若不警醒,21世紀將重蹈20世紀覆轍。

在這個末後的日子裡,求主教導我們禱告,也要求主幫助我們遠離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

奉獻連結:https://bit.ly/3tUSSch
**奉獻需註明 「好撒瑪利亞行動」

相關新聞:

大齋期的戰爭:烏克蘭如何重塑我們對基督教合一的看法?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