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7 基督教論壇報 / 特會活動

全國禱告網絡環島環禱行動今啟動 跨城市禱告連結 找尋疫後「屬靈回復力」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梁敬彥 追蹤
潘劉玉霞牧師為台灣及參與環禱行動的眾牧者祝禱。(梁敬彥攝影)
這次疫後的首度全台環「禱」,有全台北中南東17個城市、34位,跨宗派牧者參與,盼望透過同心合意的合一禱告行動,為各城市守望,不單是堵破口,更是尋求屬靈的突破與復興。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願你榮耀的全能降臨,讓全地都充滿慈愛、喜樂與平安。」全國禱告網絡環島環禱行動,今天(5月8日)起至12日舉行。首站來到台北新恩堂後,接下來會繼續前往新北、彰化、雲林、台南、屏東、台東及花蓮等城市聚集禱告;而這也是疫情降級解封後,全國禱告網絡首度的跨城市的禱告連結。

擔任此行總領隊的全國禱告網絡總幹事潘劉玉霞牧師,為同行的17個城市的牧者及參與這首場環禱行動聚會的台北市各行政區的牧者祝禱。她引用哥林多後書五章19-20節及以弗所書四章3-6節宣告,神愛世人(世界),耶穌要世人(世界)與祂和好,並將與世人與世界和好的職分賜給教會及祂的百姓。

世界是什麼?就是人心、土地以及所有的受造物,這就是「tikkun olam」(希伯來語)。世界必須與基督和好,而教會要扮演連結基督與世界未得之民,來到上帝的施恩寶座,同享福音的好處。

潘劉玉霞牧師宣告

世界必須與基督和好

在開幕禮拜中,潘劉玉霞牧師分享信息時提到,過去全國禱告網絡傳道人兩天一夜的祭司總聚,都會去到不同的城市為當地的教會、土地及人民祝禱。過去幾年,因為防疫的考量改採線上舉行,這次疫後的首度全台環「禱」,有全台北中南東17個城市、34位,跨宗派牧者參與,盼望透過同心合意的合一禱告行動,為各城市守望,不單是堵破口,更是尋求屬靈的突破與復興。

何謂「轉化」?哥林多後書五章19-20節闡明,轉化就是「使一切神所造的,與祂和好」。當人與神和好,土地會改變、大自然會改變,這是連動性的。當教會與信徒與神對齊時,周圍環境就會產生轉動,看到不一樣。因此,轉化的歷程應該是要看到「與神和好的見證」,看到按著神的次序治理的情況發生,這是轉化一個重要的記號,從個人、家庭、職場、教會,乃至城市與國家,皆是如此。

環禱成員合影

潘劉玉霞牧師說,早年的時候,她和全國禱告網絡眾牧者曾透過全台走禱行動,造訪各城市的平埔族教會,跟耆老與長輩請益,也跟他們道歉,尋求主裏和好與合一。她也藉著走禱行動,接觸到很多過去不認識的平埔族耆老及後代子孫;也發現很多平埔族的所在地,多半都有歷史悠久的教會,因為國外最早把福音傳道台灣,接觸信仰的,很多都是平埔族,就像荷蘭1624年就是從台南新市上岸,當時接受耶穌基督的,普遍是平埔族(西拉雅族)。

當潘劉玉霞牧師去考據歷史,發現當時花蓮及台東的平埔族,在主日的時候,常不辭勞苦,翻山越嶺走超過5小時的崎嶇山路,為了就是到教會去敬拜及禱告。

轉化需要和好與回復力

疫情過後,台灣教會渴望看見城市的復興及屬靈氛圍的轉化與翻轉。新竹以北的各縣市也都因著跨宗派眾教會與職場信徒的連結,有了城市祈禱早餐會的禱告聚集。

潘劉玉霞牧師說,她才剛帶領全國禱告網絡的祭司到以色列及德國參訪,主題是「回復力」(Resilience)。疫情後的台灣教會,根據福音協進會的調查,必須很務實去面對「聚會人數恐怕比疫情前下滑32.6%」的光景。台灣教會與其羨慕遠在千里之外的「阿斯伯里復興」,其實更需要更多透過禱告以及聖經神的話語,先與神恢復關係,再與其他的教會連結與合一,找到疫情之後的「屬靈回復力」,復興跟回復力是息息相關的。

全國禱告網絡牧者前往德國參訪,旅程中看到當地藝術家以「絆腳石計畫」公共藝術作品記念被德國納粹無辜屠殺的死難者。

潘劉玉霞牧師直言,疫情後,很多教會的信徒沒有回到原教會聚會,雖然有的信徒是換到其他的教會,但整體而言,台灣教會疫情後回到實體聚會的整體數字是普遍下滑的。她提醒眾教會,要留心觀察那些疫後回歸的信徒,「有沒有失去起初的愛」?甚至出現「人的身體在教會,但服事主的心志及靈命卻是冷淡、退後的」?

禱告

疫情解封後,不是卯起來辦長時間禱告會,或是把聚會搞得很盛大、很熱鬧,然後就宣告「復興臨到啦!」潘劉玉霞牧師指出,要檢視城市乃至國家裏的教會是不是真正復興,關鍵是回復力。

若過去三年的疫情是重創教會的信徒人數及奉獻金額的,台灣的眾教會必須要更多的在禱告中尋求神的帶領和心意,讓聖靈光照提醒明白「我們到底失去了什麼?」以及「過去建造教會及信徒的根基,哪裏是這次疫情提醒教會,除了表面上的熱鬧之外,其實是非常脆弱、鬆散的?」而且很關鍵的是,若是台灣教會的復興,始終是停留在教會裏面的禱告很火熱及聚會很熱鬧,但散會之後,教會及信徒對社區、職場以及城市與國家的影響力是付之闕如的,這樣教會其實離復興非常遠。
 

潘劉玉霞牧師說,昔日二戰期間知名的神學家潘霍華曾提醒當時的教會及信徒:「如果基督不在世界裏彰顯出來;基督的榮美就不能表彰。」這句話時至今日,依然深深提醒著當代的台灣眾教會及信徒。而在當時德國很多民眾,甚至是教會都盲從領導國家的希特勒偏行己路、遠離上帝的施政時,潘霍華仍然秉真理為人民及國家發聲,後來即便被希特勒清算,處以絞刑冤死,但潘霍華獲得了後世的尊敬,因為「當守的道,他已經守住了」。

潘劉玉霞牧師

羅馬書一章20節說:「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然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了解看見,叫人無可推諉。」復興就是一種回復力,不單是教會內,也擴及社會及世界的秩序。

這次的全國禱告網絡全台環「禱」行動,就是要提醒各城市的教會及祭司,效法尼希米的榜樣,要走進社會,看到哪些城牆及城門是已經破損、頹圮的,要去堵破口及重修牆垣。就像教會要找到回復力,就要先面對自己的病灶對症下藥,才有機會康復,不要陷在「復興」的迷思中。因為很多信徒疫後不但沒有回到教會,愛神愛人的心也漸漸冷淡。這次全台環「禱」行動,除了走出去更多認識彼此的城市,面對國家的局勢及挑戰,有祝福禱告,更有行動,「校正回歸回到神所應許的道路」。

跨宗派牧師分享看見

而參與這次環島環禱行動的跨宗派教會牧者也分享他們的看見與感動。台北轉化團隊主責同工王道玥牧師引用歷代志下七章14 節表示,這處經文中提到的「醫治」,是指創傷、痛苦、不幸乃至缺限都能得痊癒,不單是指個人,更是指國家。當教會和信徒盼望看到復興及轉化臨到時,要把眼睛及耳朵打開,專心聆聽神的話,並且走入土地及人群,把基督的愛和救恩傳給他們。

參加此次還島環禱行動的牧師分享

苗栗三義長老教會邱志仁牧師則表示,三義是台灣最有名的木雕之城,他在當地牧會已經25年,他就像聖經中保羅進到雅典城中,看著滿城的偶像心裡發慌,但卻從來沒有放棄與那些還不認識神的人民對話,把福音傳給他們。屏東靈糧堂周素蓮牧師則表示,她從1997年回應神的呼召從北部來到屏東,從零開始開拓教會,2011 年她在台北的慕約翰牧師聚會中,清楚領受到「牧師定睛的,常是要得著及建造一個教會,但神的心意是要得著一個國家」,這就是復興與轉化。

埔里貴格會陳文彬牧師則表示,來到教會的人都在找生命及生活的出路及答案,他所能做的,就是透過陪伴及一領一的讀經與禱告,把人領到主耶穌的施恩寶座前,讓他們能自己跟上帝建立關係。

桃園市府靈糧堂青年牧師韋詠恩則回應,過去她和教會的年輕人會把教會的青年聚會放在國度的服事之前,辦活動也是希望能夠玩創意把人帶來教會穩定聚會,但常常非常挫折,因為很多人只是因為有好吃好玩的來到教會,常常2-3個月之後就離開。感謝主,後來當她把年輕人用禱告及聖經神的話語,帶到耶穌施恩寶座前,他們跟耶穌自己建立親密關係後,就帶出生命的轉化。

潘劉玉霞牧師說,台灣是很蒙神恩待的所在,因為即便是全世界198個國家,現在我們只有13個邦交國,這地的教會及信徒依然有傳福音及築壇禱告的動力來為國家守望。現在台灣在美國及中國大陸兩大經濟體的爭競下,雖遇挑戰,但依然靠主恩典站立得住。她引用創世記八章20-22節祝福台灣的城市、土地及人民,也鼓勵眾教會和信徒,當我們守住神的道「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神必恩待保守台灣隨事隨在都非常盟服及平安。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