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8 影響力聯盟

【一首聖樂一篇道】「馬來西亞巴赫節」推廣聖樂不遺餘力 以音樂會、紀錄片、書籍會巴赫 創辦人走出憂鬱願凡事交託

檢舉
IMPACT x Malaysia 馬來西亞IAA 追蹤
《追蹤巴赫》紀錄片

【記者陳寶兒/採訪報導】早在17世紀,有一人窮其一生寫出無數聖樂傳揚神的道,這位流芳百世的音樂家是約翰.賽巴斯蒂安.巴赫。

倘若不在音樂領域裡,大部分人可能都不認識這位音樂之父。但只要曾經走訪過音樂教室就不難發現,在眾多的音樂家畫像中,頭頂長卷假髮,神情極為嚴肅的那一位,就是巴赫!

「馬來西亞巴赫節」創辦人兼音樂總監陳子虔,回溯起自己起初也對巴赫有刻板印象,但在真正瞭解他的作品後才驚覺,每一首都是一篇道。

根據三代經課創作聖樂,巴赫唱出神的道
他介紹說,巴赫創作的最盛時期,是在人生的最後27年,是根據三代經課和教會年曆設計出每週作品,20至30分鐘的清唱劇都以聖經經文為主軸,配合上當代神學家的詩詞,詞曲間的中心焦點都在耶穌身上。

在居鑾的演出不但獲得當地人的歡迎,神更透過該場演出感動了一名佛教徒。

「看著巴赫就會覺得,這人與我們馬來西亞華人有距離感。學音樂的人也都知道,他的創作都屬高難度作品。但當我認識巴赫的音樂,特別是聖樂,每一部作品都是一篇道。巴赫是能夠透過音樂,把福音講得比白話更清楚、更豐富、更立體、更有效的一個音樂家。我在巴赫的音樂裡,同時找到我自己對信仰與音樂的熱誠。」

針對三代經課,他也進一步解釋,那是教會以3年作一次循環,根據教會年曆在每週崇拜中,閱讀固定的聖經經文,包括舊約、詩篇、新約書信及福音書,而牧師的講道與敬拜詩歌,也都配合此一主軸來安排。子虔讚歎三代經課的編排,因為當中彰顯了神在一年52週裡,不同的生平與工作。

好比受難節前四個星期是預苦期,那幾個主日就是環繞在耶穌即將受苦的主題。聖誕節前四個星期是將臨期,主日的內容,可能就是以賽亞書講將來的預言,還有記念施洗約翰傳講耶穌要來的消息。

「其他還有三一主日、耶穌升天日、君王主日等,三代經課就是每週都在記念耶穌的生平。但可惜的是,現在教會的節日只剩下復活節與聖誕節,隨著分享神國的節日越來越少,要如何邀請非信徒來接觸福音呢?」

陳子虔在巴赫博物館拍照留念。

陳子虔從巴赫的例子延伸談到,從中世紀、文藝復興,一直到巴洛克當代的聲樂作品,很多都是寫給教會的宗教音樂。可見教會扮演了藝文貢獻的角色,更是帶動社會文化發展的源頭。

而早先之所以能留下如此豐富的教會遺產,是因為教會看重聖樂並願意為此出資。但遺憾的是,當代教會不再傳承聖樂,同時也錯誤地把崇拜與事工混為一談;「事工的對象是人,在做的是牧養。但來到崇拜,崇拜的對象與目標應當是神。對我來說,人不應該想從崇拜中得到什麼。但現在有的教會音樂曲風,更傾向是抒發人的情感,勝於談神的屬性。」

疫情中另一渠道的推廣,製作巴赫紀錄片與翻譯
也正因為陳子虔看見聖樂對信仰的價值,即便他在初返大馬時遭到多人潑冷水,但仍然撲滅不了他要推廣巴赫聖樂的決心。他在2015年正式成立「馬來西亞巴赫節」,期許讓大馬人透過聖樂來接觸福音。數年內不但於國內外完成多場演出,更獲得國際間的獎項與關注。

他強調,「馬來西亞巴赫節」不附屬於任何教會或機構,因為推廣的是聖樂,而聖樂不局限在教會或任何群體。然而,要在國內推廣巴赫聖樂不是易事,以申請政府藝術補助為例,因為演出帶有宗教信仰涵義,因此政府不曾批准給「馬來西亞巴赫節」的補助,個人資助也不多。對一個藝術團體來說,這絕不是長遠之計,但子虔相信:「神應許的事都必要發生。」

陳子虔(左)與赫檔案音樂學者MIchael Maul愉悅地分享各自對巴赫音樂的喜愛。

疫情期間,藝術是其中被政策擱置最久的領域,但子虔也沒有閒著。他製作了一部於德國拍攝有關巴赫生平與音樂的紀錄片《追蹤巴赫》,並分別以中英兩種語言推出。另外,他也受邀將德國著名巴赫學者的新作《巴赫傳》從德文翻譯成中文。

經濟壓力患憂鬱症,重新學習等候交託神
在今年7月,他忙於籌備與籌資東西馬的清唱劇巡迴講座音樂會和新書推介,總資金需求介於50至60萬令吉,包括25名成員的機票、住宿、薪資、印刷費,以及幾位熱心的弟兄姊妹,為這場演出而先代墊的10萬令吉。子虔承受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壓力,巡演前夕某個在德國醒來的早晨,他察覺自己患上了憂鬱症。

「德國萊比錫是我待過最開心的地方,但憂鬱期間看牙醫成了我僅有的起床動力。雖然只有短短一個半星期,但我永遠都不想再次經歷。我想,是因為疫情這3年裡所有一切都停擺的壓力所造成,而這次的經濟壓力成了導火線。但這個經歷讓我好好想了一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我只需要把事情做好,剩下的就交給神。等候神很難,但要學習。結果,神讓我在巡演結束的隔天,就把10萬令吉還清了。」

子虔打趣地說,他是在巴赫之後300年出生,也與巴赫同樣在信義會長大。但在起初,並不是他想要認識德國的巴赫學者,也不是他想要推廣巴赫:「只是神開了路,那就走吧!我沒有特別的異象或大志,就是把神託付的事做好。但別把自己看得太重,因為神的旨意無論有沒有我都會完成。」

陳子虔與團隊在馬來西亞巡演。

值得慶幸的是,這是子虔喜歡的事,同時又能傳福音。他把這視為對他作為基督徒音樂家的呼召。事實上,目前的團隊中並不全然是基督徒,但他堅信普遍恩典,如傳道書所說,神降雨給信與不信祂的人。作為器皿,只需要把生命的才幹盡可能地發揮。

一個振奮人心的例子是在2019年,陳子虔與團隊在柔佛麻坡的《聖馬太受難曲》音樂會,清唱演出馬太福音二十六與二十七章的故事。出乎他們意料的是,800多張門票全數賣光,全程只有4個人離席,團隊總共謝幕了5次,但接下來的一件事,至今仍在陳子虔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感動與火熱。

「事後有一位50多歲的佛教徒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在這音樂會後,他意識到自己在過往把基督受難看得太膚淺了。三個小時的德語聖樂,為什麼會打動一個在麻坡的佛教徒?我想連巴赫都沒想過。唱的人有些不是基督徒,但是福音傳出去了。福音本身是大有能力的。」

萊比錫巴赫檔案音樂學者、研究員Manuel Baerwald(右)與陳子虔(左)鑒賞巴赫遺留下來的手稿。

以巴赫為榜樣,願一生以音樂為主專心傳道
回首一路走來,陳子虔坦言,有時真羨慕那些只需專心做音樂的同行。但當他疲憊時,會想起巴赫的生命見證:即便一生苦難連連,但巴赫始終忠於自己音樂家和基督徒的身分。他的作品不是寫給人的,是他對自己與神有信心,以及對人生的福音宣告。

「巴赫的作品在樂譜結尾都會寫上『S.D.G』(Soli Deo Gloria),意思是『一切榮耀唯獨歸給上帝』。從中就能知道,他的作品對象一直都是神。而寫給神的作品,不管生活中遇到什麼事都不能妥協。巴赫給我的鼓勵就是,他一直堅持。」

陳子虔說,和巴赫同時期的許多作曲家已經被人遺忘,而巴赫的作品至今依然打動著信徒和非信徒,可見巴赫的作品已超越藝術框架,甚至已成為見證。但他認為,倘若巴赫不是生於德國或那個年代,說不定他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回到最根本,巴赫的音樂是在神的主權下成就的事。

「我們也沒能選擇自己的出生年代與環境,只是我們要怎樣在神的主導下抓住機會,乖乖地去完成祂給予的使命。神本身就是道,道很豐富,我們只要專心傳道,就可以從中各取所需。」最後他如此說道。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4-09-18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生活隨筆】妖姬老筍的帳篷
2024-09-18 基督教論壇報 / 見證宣教
以利亞的神在哪裡?──倪柝聲梅花村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