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6 基督教論壇報 / 人物報導

【教職退休領受】關懷下一代教育異象繼續奔跑 張文昌呼籲壯世代發揮恩賜祝福城市及國家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梁敬彥 追蹤
張文昌(右二)與團隊夥伴一起站出來呼籲直政府落實校園反毒教育,保護下一代身心健康。從左至右為林清麗主任,鄭威醫師,王瀚陽理事長及何逸群醫師。(梁敬彥攝影)
在教會裡很多壯世代都是學有專精,教會除了鼓勵他們參與教會內的服事外,牧者其實可以更多用國度的眼光,祝福及差派他們走出教會的四牆,進到人群當中發揮恩賜祝福城市及國家。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台灣的戰後嬰兒潮世代,目前年齡介於50到70歲的「壯世代」,推估約有800萬人,他們當中很多在從職場退休後,仍然積極投身於自己擁有熱情及呼召的事務中,貢獻所長祝福他人的能力及行動力。

本身是「五年級生」的張文昌弟兄,因為過去擔任教職,對於培植下一代的年輕人很有負擔,所以在多年前從教職退休後,他就在教會牧者的屬靈遮蓋下,參與國教行動聯盟、台灣懷孕婦女關懷協會、華人情感教育發展協會與台灣共善促進協會的團隊,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藉由關心教育下一代權益的公共議題,讓他找到人生下半場生命的意義。

新北高中校園喋血案後,和國教盟的夥伴一起站出來呼籲政府正視校園安全網漏洞。

壯世代的「壯」,從信仰的角度來看,就是「我豈沒有吩咐你嗎?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約書亞記一章9節)。在中年之後的人生之所以能「壯」,靠的不是自己的勢力與才能,而是因著神的同在,得蒙帶領和祝福。

看見下一代教育及親密關係經營的重要

在教職退休前,曾擔任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的張文昌,過去在杏壇就是很有行動力及影響力的意見領袖,台灣懷孕婦女關懷協會就是他和教會的林朝興弟兄等6人,在民國106年去拜會時任德國在台協會歐博哲處長後,上帝引領成立的關懷非預期懷孕婦女的人民團體。像是未婚婦女若是非預期意外懷孕,有的人會因為家庭和個人因素選擇墮胎;若是在她們知道懷孕後的那1-2個月猶豫期,有人能去關心協助她們、為她們禱告,通常在取得父母親的諒解後,她們選擇把孩子生下來的機會就很高。

後來,張文昌也參與華人情感教育發展協會的成立。張文昌說,校園的非預期懷孕及未成年男女婚前性行為,究其根源都是情感教育出了問題。而現今的校園裡,關乎如何建立健康的兩性互動與交友及感情經營,學校的課程幾乎都沒在教,神就把推動情感教育的看見放在他的心中。

參與華人情感教育發展協會與夥伴一起進行公共議題倡議。

從教職退休後,沒有來自教育體系的制約,張文昌可以跟一群志同道合的專家學者及同為壯世代的退休老師,一起推動「如何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及約會及如何健康分手」,以及「進入婚姻前要做那些預備」等主題。他說,上帝讓他看到下一代經營健康親密關係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因為現今的晚婚、不婚與少子化,其實都跟學校沒有好好教導情感教育有關,正向的教導很重要。

張文昌說,其實現在不單是公務員延退,因為少子化造成退撫基金短缺,學校的老師也已經開始實施延退,而且因為年金改革,像他從教職退休時,領到的退休俸就比以前同樣職等的退休族少了三分之一;但他心中還是充滿感恩,因為雖然看似每個月能拿到的退休俸少了,但他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關懷下一代的教育,還可以去接送寶貝女兒,在女兒的成長階段不缺席。他的女兒是他和太太盼了很久才得到的掌上明珠。張文昌感謝主,由於他早幾年從教職退休,在他的父母晚年還能到處走動的時候,他可以盡到人子的孝道。

上帝帶領走過不孕路 關懷代理孕母議題

最近代理孕母的議題,成為立法院朝野政黨熱議的攻防焦點,長期關切此議題的張文昌說,他對於不孕夫妻想要擁有孩子的那種渴望感同身受;因為他和太太都是過來人。張文昌說,無論是不是基督徒,都應該去了解及關心代理孕母的議題。

張文昌說,女性懷孕的整個孕程一般都是37、38週。對女性來說,懷孕的過程雖然辛苦,卻是充滿期待的,但是代理孕母卻要不斷告訴自己「這不是我的孩子」。而當孩子出生之後,這位女性自此不能再出現在懷胎生下的孩子面前。懷過胎的女性都知道,胎兒在母腹中時,跟媽媽血脈相連,他要大家思考一下:「你願意台灣的下一代女孩,甚至是自己的女兒,去做代理孕母嗎?」

張文昌說,他和太太都非常喜歡小孩,也曾經試過可行之道來擁有夫妻兩人血脈的小孩,因為他們都沒有辦法想像家中沒有小孩的日子怎麼過?他們也很積極面對不孕問題去看醫生,也做過人工受孕,太太也曾懷孕但後來都流產。

張文昌一家三口全家福。(受訪者提供)

他和太太基於信仰理念,堅持不做試管嬰兒,努力7年後,仍然沒有懷上孩子,後來他們夫妻決定把主權交給神,上帝帶領太太在學校從導師轉換擔任輔導老師,接觸到很多狀況特別的孩子,過程中,太太發現可以用心且真誠去關心沒有血緣的孩子,知道可以愛藉由收養來到家裡的孩子,他們夫妻就此學習信心的功課,將女兒「恩恩」視為己出的教養。

談到教會如何鼓勵壯世代更多起來服事及貢獻所長?張文昌建議,任何的服事都需要團隊,像是他在家長團體中就找到一群真正學有所長且關心下一代教育的基督徒,而且他們不但一起做公共議題的倡議,也在主裡團契且穩定聚會,他們來自跨宗派不同的教會,牧師就是他們的支持與遮蓋。

張文昌建議,在教會裡很多壯世代都是學有專精,教會除了鼓勵他們參與教會內的服事外,牧者其實可以更多用國度的眼光,祝福及差派他們走出教會的四牆,進到人群當中發揮恩賜祝福城市及國家,關心公共事務並非只有從政,而是支持信徒在自己有熱情的領域,成為「壯世代雙福(福音、福利)宣教士」。

張文昌老師

 

相關新聞:退休延遲 壯世代服務社會不打烊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