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3 基督教論壇報 / 普世教會

南韓首座獲梵蒂岡認可的國際朝聖地 首爾朝聖之路引人走進藝術空間進行疫情反思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曾雪瀅 追蹤
左:西小門聖地歷史博物館、右:「多重損失的時代」藝術展。(圖/翻攝自IG@ssmshrine)
2018年梵蒂岡宣布「首爾朝聖之路」,成為南韓第一個、亞洲第二個天主教國際朝聖地,館內的「天空廣場」,是為了緬懷過去為思想與宗教自由而犧牲的殉道者,展現其崇高精神而建立。

【記者曾雪瀅綜合編譯】隱身在韓國首爾的一處歷史遺址——「西小門聖地歷史博物館」(Shrine History Museum),因其美麗的建築與造型裝置,深受遊客喜愛。近日博物館舉辦以「疫情和人類影響」的多媒體策展,讓觀展者漫步歷史的同時,也走近充滿藝術氣息的空間,以美學進行對疫情的反思!

徒步走訪首爾四大歷史小城之一的西小門(Seosomun),你將了解韓國天主教初期發展歷史;而博物館就坐落於此地。這個歷史遺址,有著一段讓人感到悲痛的往事……。這裡曾是朝鮮時代的官方刑場,當時韓國天主教會被鎮壓,有許多天主教徒因而遭受迫害,多達44人在這裡殉道。

亞洲第二個國際朝聖地

2018年梵蒂岡宣布「首爾朝聖之路」,成為南韓第一個、亞洲第二個天主教國際朝聖地(第一位為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據悉,教宗方濟各曾於2014年造訪這裡。西小門聖地歷史博物館建造的展覽廳及悼念空間,打造出首爾市內的天主教朝聖之路;如今這座以「歷史與藝術」聞名的展館,也成為不少遊客的朝聖地。

(圖/翻攝自博物館官網 CC Timothy P. Schmalz)

博物館雖然蓋在地底,但卻不完全封閉,而是像「天井」的一棟建築。其中在館內最底層,可仰望藍天的寬廣室外空間——「天空廣場」,最受遊客們喜愛。這裡是為了緬懷過去為思想與宗教自由,殉道者展現的崇高精神而建立。希望逝世者即使在地下,也能打開天窗,看見藍天。

據《韓國時報》(Korea Times)報導,博物館最近舉辦的沉浸式新媒體藝術展——「多重損失的時代」,展出由三位媒體藝術家、三位音樂家,集體創作的三個媒體藝術作品。
六位創作者以「懷疑每個人」(D o u b t Everybody)、「獨自生存」(Survive Alone)、「共存的理由」(Reason for Coexistence)為作品命名,比喻人類如今面臨的情況,希望觀展者有機會進行自我反思。展期從七月1日至十一月24日。

疫情塑造的藝術世界

「沉浸式展覽」是科技與藝術的結合,透過聲、光、電,結合科技感、互動性和趣味性,為觀展者營造「脫離現實」的場景,彷彿置身在巨大的虛擬世界。因此,與館內其他藝術品不同,

這次沉浸式展覽共使用13台投影機、擴音器,在地板投射新媒體藝術作品,花費共約3億韓元(約708萬5466元台幣)。
「當人們走進展覽空間時,可以沉浸在其中,並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中進行反思。我們期盼透過這次展覽,啟發人類共同繁榮的理念,以及思考如何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這需要透過觀展者的參與,來擴大和完成」,展覽策展人金克拉(Clara Kim)、博物館館長元貞賢神父(Jacob Won Jong-Hyeoun)在新聞發布會上如此表示。

博物館也在官方IG帳號上寫道:「冠狀病毒引發的全球大流行疫情,是人類文明發展面臨的一場歷史考驗。面對感染和死亡的恐懼,就像傷口暴露在毫無防護之中的絕望……。這時請回憶『聲音』存在的意義。在被迫實施社交距離及限制接觸時,聲音巧妙地適應了個體生存和改變的雙重困境。除了度過災難、恢復日常生活,我們也需要以一種新的方式建立團結。」

值得一提的是,館內設有一個小的彌撒禮拜堂,內裡氛圍安靜莊重,有一條長12.3米的道路,名為「天空之路」。在一片漆黑的淺坡,伴隨藍色天空、雲朵等投影下,彷彿讓人漫步在雲端,通往前方的天堂之門;而這次的展覽就安排在「天空之路」展示區,希望鼓勵人們即使面對疫情,仍要向前看。(資料來源:Korea Times, Shrine History Museum)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