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7 基督教論壇報 / 台灣教會

華神《那未曾走過的路》紀錄片 細數從無到有歷程 見證半世紀薪火相傳一路恩典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汪純怡 追蹤
華神八德校本部。(圖/華神提供)

【記者汪純怡/台北報導】歷經近3年籌備及製作,中華福音神學院《那未曾走過的路》紀錄片23日呈現在校友師生面前。40多位師長校友,在片中見證50多年來上帝引領華神從無到有的恩典之路。在8任院長帶領下,經歷3次擴校,訓練出2,000多位神國工人在世界各地忠心服事。在思想上帝一切作為與帶領的感恩中,向今年將展開的第4次擴校新里程邁開步伐。

《那未曾走過的路──五十年華.神伴同行》紀錄片首播放映會23日上午在華神汀州校區華神大樓舉行。正在菲律賓訪問的華神戴繼宗院長以錄影方式致詞表示,過去54年華神的歷史就如約書亞記第三章所說,是一條未曾走過的路,但因有神的約櫃在前頭帶領,一路上看見上帝的信實。

追想古時之日 感恩上帝帶領前行
戴繼宗表示,這部紀錄片正如詩篇一四三篇5節:「我追想古時之日,思想你的一切作為,默念你手的工作」,也藉此片再一次將華神奉獻在神手中;面對即將展開的華神4.0擴校計畫等工作,將緊緊跟隨神的約櫃一路前行。

紀錄片策劃人,也是華神第46屆校友的華神企劃處主任李牧權分享製作過程表示, 2021年3月開拍後,就遇到新冠疫情封關,幾位前院長及資深校友都居住在北美地區,為了確保紀錄片品質,又不想採用線上會議拍攝,幸得北美Good TV協助,得以完成多位人物訪問。而在台灣開拍後,也曾因疫情一度停擺4個多月。

汀州路華神大樓破土典禮。(圖/華神提供)

李牧權提到拍攝過程中最深刻的感動,就是透過與每一代華神人接觸,聽到數不盡的恩典,讓來自香港的他與華神有很深的連結;而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訪問者都提到師長生命的榜樣。因此這部紀錄片重要的元素就是「關係的連結」與「生命的傳承」。

片名除了根基於約書亞記,也是來自於戴紹曾院長2006年9月與華神校友見面時所分享的主題。當年77歲的戴院長回憶創校前從高雄開車來台北,一夜漆黑直到天放光明,就如神在前面領路。戴院長以此勉勵校友,不偏左、不偏右,靠主前行。

本片長約50分鐘,以「五十薪火,傳承啟航」為主軸,代表華神的歷史、在台灣及華人神學界做出的貢獻、師生的回憶及未來展望;內容按時序分為5個主題:誕生、同心、扎根、傳承及發光,標記從創校至今的歷程。華神也期待這部紀錄片能成為台灣及華人教會史的研究與紀錄

紀錄片放映會師生校友合影。(圖/汪純怡攝影)

本片導演丁正璽弟兄則表示,拍攝過程讓他最感喜樂的,就是得以認識台灣宣揚基督福音的諸多前輩,看到上帝的工作,感謝主能參與製作。上萬張歷史照片及舊影像,也運用AI科技修復,使最好畫質呈現於眾人眼前。

華神的誕生 同心興旺神學教育
紀錄片述及1960年代,來台的宣教士陸續退休回國,國語教會面臨傳道人青黃不接的狀況,「很多領袖就說,我們的傳道人在哪裡呢?」第一屆校友、台灣揚名基督協會理事長陳鐳牧師說道。 

1965年7月,海外福音差傳協會總幹事泰勒博士來台參加台灣宣教士聯誼會夏令營時,就提議在台灣建立一所跨宗派且具有研究水準的神學院。

1970年5月,14個跨宗派教會與差會領袖成立中華福音神學院董事會,公推吳勇長老為主席、戴紹曾博士為首任院長。身為戴德生曾孫的戴紹曾博士曾說,擔任華神的院長,是神使用他擔任過渡的橋梁,致力於華人教會成長,希望有一天由華人來擔任院長。「我們在台灣服事,台灣是我們的心」,戴紹曾博士妻子、前圖書館主任戴賴恩師母說明了對台灣的心意。 

戴紹曾院長與戴賴恩師母。 (圖/華神提供)

華神從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借到了老師、借用浸禮聖經會在士林的宿舍成為校地,1970年10月5日舉辦了首屆開學典禮。吳勇長老在1989年第19週年院慶時回憶說:「那時候是什麼都沒有:沒有學生、沒有錢、沒有地點,沒有一樣有。就憑著信心就往前走了。」

戴賴恩師母回憶,華神初期因有吳勇長老、寇世遠監督等傑出的台灣教會領袖,擁有海外華人的人脈資源,以及戴紹曾的曾祖父建立了中國內地會的家庭背景,因而吸引人才前來華神擔任老師。

創校時期訓導主任、第四任院長陳濟民牧師說,當時老師的宿舍同時也兼做辦公室、課室、圖書館,空間非常擁擠;一無所有的情形曾讓人形容華神像早產兒。當經費缺乏時,創校總務主任、前普世豐盛神學院院長蘇文隆牧師回憶,就與戴院長一同跪下禱告向神求。

當時教職員同心委身,師生像大家庭一樣其樂融融

華神生活如同大家庭。(圖/華神提供)

扎根培訓師資 穩定成長 世代傳承 
華神成立第2年,校地無法續租、師資也不穩定,雖有行道會出借士林區幸福街的宿舍,為長久計,華神決定啟動培訓師資與籌建永久校地的計畫。第4屆校友、中台神學院副院長張宰金牧師就因師資培訓計畫投身神學教育之路。

華神重視靈命、學識、事奉三育的平衡發展,造就了許多優秀的牧者;跨宗派的特性也培育校友開廣的心胸

第5屆校友、新店行道會創會牧師張茂松憶起吳勇長老比太陽早起的習慣,影響了他50年;第10屆校友、第5任院長賴建國以及第5屆校友、台北信友堂康來昌牧師都對戴紹曾院長教導希臘文的嚴格要求印象深刻;第6屆校友、亞西亞宣教聯盟主席楊寧亞牧師表示,不同屆的同學常常連結,聖徒的交通帶來很大造就。

1973年6月華神有了第1屆畢業生,到各宗派服事的都獲得良好印象,因此眾教會對華神的接納度就愈來愈強。

學校擴展,校舍硬體不敷使用, 華神董事之一的協同會,決定提供汀州路的土地供華神建校。1979年6月,華神大樓完工啟用,眾人眼中的早產兒已日漸成長茁壯。 

 林道亮院長與師母的生命傳承榜樣。(圖/華神提供)

1980年間,戴紹曾院長將華神交在華人手中,由林道亮博士接任第二任院長,帶領華神進入穩定的成長期。林院長重視全人教育,殷勤工作及謙卑服事、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典範,成為華神人的榜樣。

第18屆校友、聖地雅歌台灣基督教會主任牧師劉曉亭尊稱林院長為「林公公」;第12屆校友、新生命小組教會主任牧師顧其芸感念林院長既是慈父,也是嚴父,全身上下都是寶。

1990年10月,第一屆校友黃子嘉博士接任第三任院長,成為華神人才回流的傳承典範;面對當時解嚴後人心注重世俗的追求,決定增設神學碩士科教牧博士科,並擴展延伸制神學教育,協助眾教會裝備信徒領袖。1998年7月陳濟民牧師接任第四任院長後,確立了華神定位及願景──「培育神國僕人、連結福音夥伴、回應時代議題」。

加入正規教育體制  展望未來4.0擴校
其後教育部邀請華神加入正規教育體制,2004年賴建國博士接任院長,也接下了華神擴校立案的擔子。

華神強調靈命、學識與事奉三育並重,學生禱告會熱切禱告(圖/華神提供)

當時這項改變帶來許多疑慮,經過學校與董事會以及內外不斷的溝通,了解神學教育不會受到影響,共識就逐步建立。多位師長都認可,加入教育部體制對於教育品質、招收海外學生及未來學校的拓展,都有正面效益。

為符合教育部正式立案學校土地須2公頃面積的要求,華神展開擴校行動,覓得桃園八德一塊農地,後又因法規更迭,在地目使用上多方奔走得以開始動工,終在2019年,佔地2.3公頃的新校區完工啟用。

第7屆校友、第7任院長蔡麗貞博士說:「這是團隊的合作,是歷任的院長一棒接一棒的接力賽。從陳濟民院長開始跟各界交換意見、賴建國院長順利地購地,周功和院長正式遞交立案的申請書,我在任時啟動工程建設及積極募款。」

2020年6月20日,戴繼宗博士就任為華神第8任院長,「上帝在每一代都有祂自己的呼召,從第一任戴紹曾院長我的父親,中間有6任的院長,看到神在這50年當中帶領著華神,也期待未來神繼續帶領華神。

50多年來,華神培育了2,000多名畢業生,在台灣和全球各地服事。戴繼宗表示,華神汀州校區擴校重建後,將更加強推廣教育,也透過線上課程服事海內外的華人教會;也期待將此地做為宣教的基地,成為台灣甚至普世華人教會在宣教重要的據點。

華神重視全人教育,學生參與清潔、買菜等服事,還學習磨豆漿(圖/華神提供)

不同世代校友觀影  分享感動與期許 

紀錄片從現代校園生活片段開始,進入時光隧道回顧從創校至今的一路恩典,最後轉進現代畢業生接受差派前往各地服事,更展望華神未來異象,結尾並以歷史影像及訪談串聯起歷任院長的感恩與勉勵,讓放映會觀影校友師生無不深受感動。

在場不同世代的校友,包括華神創校時期助理秘書、第9屆校友、循理會全球華人事工中心主席蔡忠梅牧師,第16屆校友、洛杉磯好消息基督教會牧師張興隆牧師,第25屆校友、信望愛聖教會主任牧師林依明牧師,第32屆校友、心欣城市教會主任牧師黃偉南牧師,以及第53屆在校生、本屆學生自治會主席蔡慎祐同學,都在放映會中分享觀影後的感動,或憶及在校生活歡樂點滴,或感恩華神對自己生命的造就,更有對福音使命的期許。

為因應現代社會閱聽特性,紀錄片將分為5集較短篇幅陸續發布,讓更多人都一同來見證上帝美好的恩典。

汀州路華神大樓門口拱形設計如禱告的雙手。(圖/汪純怡攝影)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