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大學校園頻傳自殺,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前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方俊凱醫師受訪時表示,一般對校園自殺事件,都看得太簡單,都被認為是心理、情緒的問題或是壓力的問題,需加強輔導諮商或醫療方式介入,甚至需要較多社工師心理師輔導等。事實上,自殺不光是單純的學校、家庭,甚至是新冠肺炎引起的憂鬱,背後有非常複雜的社會和個人議題,甚至和華人文化有很大關係。最近大學生自殺事件,正凸顯出問題的嚴重性。
自殺是缺乏對生命價值探索
過去十年,台灣自殺率不曾低過;十年來幾乎都維持在每十萬人就有16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自殺標準化死亡率,每十萬人口13人以上為自殺高盛行率,意即台灣於2011年之後,進入高盛行率區域之列。
但因台灣太關注於其他社會問題,對這方面的問題,醫學上可能被認定為「憂鬱」問題,宗教上甚至視為「罪」的問題…。方醫師認為,自殺防治最前端的工作並不是「醫療」,有時候與安全的環境因素(包括大樓的安全度,木炭的管制)相關;而類似傳說中屈原悲壯的故事,更容易造成暗示作用。
方俊凱醫師表示,若我們缺乏對生命價值的探討,甚至認為自殺不是絕對不好的事,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可以緩和其他人或自己的痛苦,這些錯誤的認知,會帶來不良的作用。
方俊凱醫師說,他幫助過的孩子們大部分是「達不到父母和社會期待」時,會認為自己「不值得活」、「我為何要活在這世界呢?」當他們找不到生命價值意義的時候,就會去做這件事。大人常會給孩子很多的標籤,認為他們脆弱,事實上他們成長的時代就有網路、手機、YouTube,與他們對痛苦解決的方式和耐受程度和過去大人基準值完全不同。
方醫師說,根據2010年哈佛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各國第一次自殺行為發生有兩個高峰期,第一個是19、20歲,第二個高峰期39、40歲。19、20歲自殺的原因:一、被霸凌、被性虐待或身體虐待有關;二、焦慮程度;三、吸食毒品有關。39、40歲自殺原因,才與憂鬱症有關。
被霸凌和焦慮是年輕人自殺主因
方醫師表示,學生若在19歲之前被霸凌、被虐待,必須先關懷。焦慮現象主要是過去學習的技巧,不足以應付他人生面對的問題所致。
「焦慮是對未來不知怎麼辦的情緒反應。」也就是家庭、學校或社會教育沒有讓孩子足夠去面對社會的技巧,自殺才會變成選項之一。
當孩子留在校園提供好的輔導,不是讓他們被迫離開校園,教導學生學習生活的技巧和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對於被霸凌或被欺負的孩子,學校老師應幫助他們度過困難。過去世代是在評鑑、規範中長大,現今如何透過孩子熟悉的模式,例如學校有趣的活動,或是疫情後大家熟悉的手機模式,幫助孩子學習去適應新的環境,值得我們更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