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採訪報導】近日,多所大專校院接連傳出學生自戕輕生的憾事,正值青春年華的生命殞落令人揪心不捨。去年(108)台灣15-24歲青壯族群死因的第二名就是自殺。當年輕世代的心理健康已然成為本世紀最大的危機時,如何及時接住陷在「憂」谷中的孩子,陪伴他們找到出路?
你有可以傾訴的同伴嗎?
「在現實的生活日常,你/妳有願意陪你吐苦水、講心事,適時給予擁抱及安慰的同伴嗎?」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陪伴者兒少生涯發展協會常務理事莫茲婷老師受訪時表示,現今世代在資訊取得管道多元且快速流通的情況下,人際的溝通與互動常常一指就搞定,就連父母都愈來愈少願意花時間傾聽孩子說心裏話。
影響所及就是孩子們看起來都很好,但事實上內心深處充斥著「其實你不懂我的心」的空虛及迷惘。若是在學校或是生活中,也沒有交到幾個知心好友能夠相扶持,一旦累積許多心結,卻沒有適時解開時,很容易就會鑽牛角尖。
自己當年就是從馬來西亞隻身離鄉背井,來到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求學的莫茲婷說,華人父母對子女的教育觀念普遍就是「把書讀好、畢業後找到好工作,將來有個好歸宿」。當年她念台大時,很多同學同樣肩負著這樣從家長而來的期待,社會的氛圍將念名校的學生定義為「人生勝利組」。也的確有不少的學生因著對自我的期許,在高壓力的環境下掙扎著往上爬。但非常殘酷的現實是,很多時候「努力不一定就能達到目標」。
當努力卻不可得的時候,往往就會陷入自我責備的控訴之中;若是再加上缺乏人際網絡系統的(包括家人、學校及朋友)支持,當意志力被挫折所淹沒的時候,就很容易陷入無法自拔的內在孤獨感。
當心中的苦毒及壓力到了臨界點的時候,即便是在外人看來是「小事」,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感謝上帝,讓她在大一時就因著朋友的邀請,進到台大校園內的團契,在那裏,她的內心在聖經神的話語中得著堅固和滋潤。
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莫茲婷提到,聖經裏其實早已默示「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四章23節),人會陷在情緒的牛角尖中,跟「內心渴望被關愛的需要沒有被滿足」有絕對的關聯。
莫茲婷強調,無論是專業機構還是教會的諮商其實就是陪有需要的人走一里路的歷程,這是一份需要有溫度能夠對人產生感染力的「生命建造工程」。她鼓勵有心想要得著下一代年輕人的教會主任牧師及青年輔導,當年輕世代的心理健康已然成為本世紀最大的危機時,這其實是神給當代的教會從「心」得力、為主贏得年輕人的福音契機。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詹昭能老師受訪表示,華人的社會、家庭及學校長期共同形塑出「成績、成就、成功」的文化,也就是說,即便是進入21世紀,學業成績的表現,在學校教育裏的被看重程度,依然是優先於幫助學生成為人格健康以及肯定自我價值實現的人。
詹昭能直言,我們社會只有一種標準,各種量表只為得到一種答案,就是成績表現。單一標準要評量天下人,表現好的不開心,因為要一直維持很辛苦,表現不好的也不開心,因為無法滿足期待。學習階段受評量,離開校園後的工作及年薪,仍然是社會拿來評比及為你的成就打分數的標的,很多學生直到上了大學,即便是進了名校,其實都不是很明白自己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何在。講白了,就是「不知為誰而活?」
玻璃心世代更需付代價陪伴
詹昭能老師強調,有人形容這時代的年輕人叫做「玻璃心世代」,認為他們跟其他世代相比,是極其幸福的一代。
他認為,現今世代的年輕人因為嬰兒潮世代出生的父執輩的庇蔭,相對於在物質的層面比較不虞匱乏,但心靈層面卻相對貧瘠;很多人有了豐富的物質生活,但心中渴求愛卻不可得的那個洞卻始終填不滿,於是很多令人遺憾的自戕或是傷害他人的事件便層出不窮。
詹昭能直言,家長需願意花時間陪伴、關懷孩子,提醒孩子「人是軟弱且有限,不是完美,更不會凡事都能。」
詹老師說,在基督信仰裏有一個很寶貝的東西就是,因著信仰的幫助,承認自己是有限及不足的,不要把「我」看得很大,要尋求從神而來的幫助。
當撐不下去的時候,知道有一位神一直不離不棄地愛著你、陪著你走,沒有人是隻身一人面對,這時心裏就會有重新得力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