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1 基督教論壇報 / 藝文影視

挖出生命珍寶 ─電影《古寶》觀後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電影由實力派影星雷夫范恩斯和凱莉摩里根擔綱男女主角。(劇照來源:Netflix)

◎殷麗群

考古──冷門的學科,非華人子弟的首選。從香港遷來英國的新鄰居卻有位主修考古學的千金,經常和同學抵著日曬雨淋到處挖地;每回父母問起「有挖出什麼嗎?」她多半搖頭。兩位家長仍全力支持女兒選擇她最喜愛卻不熱門的科系,令我欽佩萬分!

據「英國薩頓胡船棺葬考古遺跡」(Sutton Hoo)史實改編的《古寶》(The Dig),就是以「考古」為主題的劇情片。電影取材自作家約翰‧普雷斯頓(John Preston)於2007年據真實歷史改編的同名小說,由實力派英國影星雷夫范恩斯和凱莉摩里根擔綱男女主角,飾演戲中的布朗先生和普提夫人。

為增添懷舊氛圍,全片取景以日暮為主,醞釀出淒楚迷人的意境;片中緩疾有致的配樂將平實的劇情步步推進,扣人心弦。

普提夫人直覺自家小丘藏著祕密,聘請考古愛好者布朗先生一探究竟。(劇照來源:Netflix)

從直覺到出土
故事發生在1939年5月,英國即將對納粹德國宣戰的前夕;英格蘭薩福克郡(Suffolk)身患重疾的富家寡婦普提夫人,被好奇的直覺驅動,聘僱業餘考古愛好者布朗先生挖掘自家豪宅偌大一片草原上的小丘,她有預感底下埋著秘密。

布朗先生的挖掘工程起初只有幾個人參與,直到挖出用作船棺葬的古船,消息傳開即引來博物館及學術界的考古學人,要加入挖掘行列;其中,考古學權威自恃專業及威望,要主導整項工程,布朗先生只能退為一名挖地工人。遺物逐漸出土,被鑑定屬於五到十一世紀之間的盎格魯撒克遜人(Anglo-Saxons)時期,與布朗先生原先的推測一致。

電影採用蘊含考古術語的對話,藉以顯示發現「薩頓胡考古遺跡」的重要性;出土的錢幣飾物表現出該民族的文明及藝術文化,與瑞典某些歷史古蹟墓葬類似,日後成為研究歐洲歷史彼此連結的一大證據。

「英國薩頓胡船棺葬考古遺跡」挖掘出來的寶藏,如今藏於大英博物館。(照片來源:Neil Howard,Tjflex2, Hornbeam Arts/flickr/cc)

尋真的初心
片中,普提夫人與布朗先生都懷擁考古熱情,鍥而不捨要挖尋真相。布朗先生受精通挖掘考古的家族影響,自幼對此領域發生濃厚興趣;他未受過高等教育,卻是從拉丁文到地質學,通通自學,令普提夫人激賞。

前述就讀考古學系鄰家女孩表示:「考古學看似冷門,卻與許多熱門學科緊密相連。許多挖掘工作須整合物理、生物、化學等自然科學的研究,才會得出有效的結論;考古出土對人文科學的助益更是功不可沒,語言學、宗教哲學都得藉助考古學發現來強化研究成果。」電影裡的布朗先生的求知慾旺盛又堅強,都因許多知識與他鍾愛的考古學息息相關。

(劇照來源:Netflix)

然而,當考古專業學者跟布朗先生站在一起,身為業餘素人的他黯然失色,被迫讓出挖掘工程的主導權,氣得他拂袖而去;若非妻子力勸他返回工程挖掘到底,布朗先生恐難留名後世。

對某個領域產生探求真理般的強烈喜愛,往往源自造物主放在人心裡頭一份純淨的初心。布朗先生挖出古船當下,好像小孩吃到糖果般,興奮地告訴普提夫人失去父親的兒子,這艘船是怎樣經人手從遠方的海,一直帶到這裡來埋葬的。後續加入挖掘行列的考古學者和專家,卻是心懷「從中分一杯羹」的動機,當中又衍生出複雜的曖昧關係,打亂了電影的和諧節奏。

佩姬與考古學人先生的婚姻陷入困局, 劇情隨之亂了原本和諧的節奏。(劇照來源:Netflix)

挖掘心靈寶藏
幸而,節奏紊亂並未影響電影的清晰主線。每當戰鬥機在天際呼嘯而過,戰爭爆發在即的預兆更加深挖掘工作的急迫感,令考古歷史主導的劇情充滿張力,毫不枯燥沉悶。

片中,普提夫人與布朗先生之間含蓄的英式友誼,刻劃細膩真摯動人;我慢慢發現,兩位主角其實是在挖掘久埋心底的寶藏。

體弱孤單的普提夫人和平凡清貧的布朗先生都是性情中人,有著豐富的情感與生命內涵;身分懸殊的主僕,分享了相同的興趣及對知識與真相的渴望。普提夫人哀傷的神情,看似隱埋了不為人知的悲慘背景;布朗先生對平庸人生的失落與無奈,從他心事重重的嘴臉溢於言表。兩人因考古相遇,並因此彼此了解、陪伴和相互成全,讓兩顆失意的心,在充滿溫度的友誼裡,找到滿足感。

布朗先生與普提夫人母子一起觀星。(劇照來源:Netflix)

生命總埋藏著令人不自知的珍寶,須靠真誠無偽的友誼為我們挖開。古船既在普提夫人擁有的土地上出土,遺物所有權自當歸她所有;她決定全數捐給大英博物館,並公開表揚布朗先生是這項考古發現的最大功臣。

另一方面,布朗先生給予普提夫人的兒子形同父愛般的關懷,幫助他面對重病的母親漸漸走向死亡的事實。片末,普提夫人與兒子面對夜空的對話感人至深,訴說出在天重逢的喜悅與盼望。種種人性光輝面,是電影不斷挖出的寶藏。

(劇照來源:Netflix)

時間留住一切
片中,參與挖掘的夫人表親和有夫之婦佩姬,有這樣一席對話:「你覺得千年後,我們還剩下什麼?」回答是「我的金幣、你手錶的器械……」普提夫人亦言:「人總有一死,死後慢慢腐爛,不能長久。」但布朗先生認為:「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所以人並不會真的死去。」

布朗太太則在丈夫灰心喪志時,提醒他之所以熱愛考古挖掘,是要讓後世的人知道他們從哪裡來,以及與祖先連繫的那條生命線。

布朗太太在先生灰心喪志時提醒他。(宣傳照來源:Netflix)

《古寶》籠罩在戰火氣味與普提夫人病況愈下的氛圍裡,令人產生死亡的壓迫感。慶幸地,考古題材將觀者從眼前的死亡,帶到人類歷史的長河裡,感受短暫而渺小的人生,其實與不斷延續的時間接軌;即使遺體化成灰,逝者所言所行的影響力將被時間的前進式永恆地留住,教人思想:「該如何活好此生,才能永遠留下美好形象?」

電影出土的古物今已收藏在大英博物館內,兩位主角亦在這項偉大的考古發現中留下美名。「薩頓胡遺跡」被譽為當代英國考古挖掘的最高成就,此墳墓古蹟證實為當時全歐最華麗的日耳曼式墓葬之一,改寫了六世紀歐洲黑暗時代的史觀。

電影重現當時考古挖掘現場。(劇照來源:Netflix)

2022年英國劇情片《國王的伸冤》(The Lost King),是另一部以考古歷史為素材的電影,劇本改編自業餘考古研究者菲莉帕蘭利(Philippa Langley)查考及發掘到英王理查三世遺骨的真實事件,內容顯彰尋常女性求真求知的執著與堅定,同時反映平民個人與學院建制的角力,與《古寶》有異曲同工之妙。

《國王的伸冤》饒富幽默與現代感,重現2012年秋這項震驚全球的考古發現,是部備受英國人肯定的溫情喜劇,由知名英國影星莎莉霍金斯傾力演出,盼望讀者們未來也有機會得以觀賞。(編按:《古寶》為13+輔導級)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